第120章 末日基地种田(2/2)
秉承着来都来了、杀都杀了的原则,薇希丝按照当年的“肥沃”土壤制作经验,把击杀各种怪物的生物质,骨连肉一起捣碎成泥,然后加入适量遍地都是的沙土,混合后铺到地下原本的井田地基上,至于在黑暗干燥,没有水没有光,甚至空气都不流通的地下种什么作物,那自然是不可名状的“异型作物”了。
现在文明人建立的据点、城市中,主流蛋白质来源,就是“种植”猩红型、暴虐型、巨物型,其实就跟旧世界养殖猪鸡鸭差不多的感觉,只不过圈养养异型生物是不现实的,因为养殖的大前提是驯化,异型生物连脑子都没有,本能就是杀杀杀,至于它们是如何表现出复杂生物行为的,至今是个谜,跟末日实体一样,无法用旧世界科学解释。
另外,无法养殖的核心原因,其实就只一点——异型生物不是以正常生物的繁衍方式来自我复制增殖的,而是跟大多数末日实体一样,是“凭空刷新”出来的。
而且,异型生物的刷新地点、时间都是跟防空警报灯塔一样,在全球随机降临,所以科学界认为所有怪物,要么是末日实体的某种影响或者表达形式,要么它们本身就是末日实体,一种分散的,群体式的末日实体。
要说规律的话,还是有一点。
大多数异型生物存在个体抱团,同类互相吸引趋势,大概率会以某个已经存在异型生物为圆心,在其随机范围内随机诞生。但个体积累到一定数量,变成高概率的刷新点,就会进一步诞生母巢、栖息地。
而且刷新出的异型生物数量,一次会出现多少,多大的强度都是随机的,在定居点内,或者附近圈养活生生的异型生物风险极高。
所以,对异型生物的“农业方式”是“种植”——简单来说就是制造个“温床”,然后把异型生物带活性的肢体,插进温床之中。由于所有异型生物都拥一种不可名状的恢复特性,任何伤势都能通过吸收生物质、能量,慢慢生长回来,看起来跟不死一样。
人们就利用它们能“肢体重生”的“不死”特性,不断割肢体上的肉,获取蛋白质,割到只剩个“根”后,等肢体重新生长起来后再进行收割,如此循环,直到温床养分消耗光,或者肢体失去活性。
由于它们都只是肢体,长年的种植经验已经证明,一堆怪物尸块并无法触发它们同类吸引刷新的特性,同时它们也并非是植物,所以不可能如同插枝压条一样,温床里只插一根断手,过再长时间,也不可能长出一个完整的异型生物来。
所以这种用异型生物肢体种植获取蛋白质的方法,十分安全可行,只有极小的概率会在温床旁边刷新怪物,而就算刷在温床边上,也不能排除就是全球随机刷新事件,因为两者概率上看起来都差不多,而且,就算大面积种植活性肢体,会引来怪物刷新,这点风险在能吃饱饭面前,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毕竟肢体农田成熟快产量大,比韭菜还要韭菜,而且种植基本上是零成本,低碳环保无污染,这就成了几乎失去所有户外土地的人类,能在这末世生存下来的关键,被幸存者们亲切地称呼为“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