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外力支持(2/2)
严嵩缓缓闭上眼睛,靠在椅背上,久久不语。空气中弥漫着令人心悸的沉默。
良久,严世藩不甘心地再次开口,语气却已带上侥幸。
“父亲!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张雨!对!还有张雨!
他那份供状,是在被杨帆杨帆非法囚禁、严刑逼供之下写就的!做不得数!
我们可以让他翻供!反告杨帆杨帆一个囚禁钦差、逼供谋反之罪!”
严嵩眼皮未抬,声音平淡却带着嘲讽。
“翻供?然后呢?若对方…再拿出其他东西来呢?比如…张雨收了沈一纹十五万两银子的事?”
严世藩顿时噎住,脸色涨红。
罗龙文连忙接口道。
“阁老明鉴。据我们多方打探,逼迫张雨写供状的,并非杨帆或官军,而是…而是那些原本效忠于张雨、却被当作弃子的变法校尉头目们!
是他们在得知自己被‘非法民壮’、并被张雨抛弃后,愤而反水,围堵张雨,逼他写下罪状,以求自保!
杨帆…杨帆至多只是…默许了此事,甚至可能…稍稍推波助澜了一番。手段…着实高明,也着实狠辣!”
“借刀杀人!驱虎吞狼!”
严世藩恨得咬牙切齿。
“这杨帆!果然好毒辣的手段!自己躲在后面,让那些蠢货冲在前面!可恨!”
严嵩终于缓缓睁开眼,目光扫过愤怒的儿子和一众幕僚,语气中带着一种看透世情的苍凉和疲惫。
“江南那些缙绅,历来如此。见风使舵,明哲保身。天下人,也大抵如此。关键不在于他们,而在于…风,往哪个方向刮。”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低沉。
“杨帆此举,虽出人意料,却仍在情理之中,无非是权谋机变,以求自保乃至反扑。真正让老夫心惊的…是陛下的态度。”
他目光投向窗外,仿佛能穿透重重宫墙,看到那座至高无上的宫殿。
“陛下…陛下似乎真的…下定决心要保住江南变法的那点成果了。甚至不惜…不惜用这种方式,敲打我们,敲打太子,让裕王和陈以勤…都陷入尴尬境地。”
他猛地咳嗽了几声,脸上泛起不正常的潮红。
“若…若真让陈以勤辅佐着裕王,稳住了江南,赢得了声望…那我严家…我严家日后…”
他没有说下去,但在场所有人都明白那未尽的寒意——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严家权势滔天,亦仇家遍地,若失圣心,将来必是灭顶之灾!
严嵩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不久前皇极殿那场看似闲谈的论诗,陛下那看似随意却字字珠玑的点评,那意味深长的目光…此刻回想起来,无不让他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
陛下…陛下对他的不满和猜忌,恐怕已积压已久,接近爆发的边缘了!
“不能输…”严嵩猛地攥紧了扶手,枯瘦的手背上青筋毕露,眼中重新燃起近乎偏执的火焰。
“江南这一局,绝不能就这么输了!
一旦输了,便是万劫不复!必须争!争到底!”
一想到张雨在江南那般狼狈不堪、一败涂地的模样,一股巨大的挫败感和难以言喻的疲惫又涌上心头。
他倾注了那么多心血,布下那么多棋子,为何…为何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
难道…难道真是天意要亡我严家?
严嵩枯坐良久,最终缓缓起身,示意严世藩和罗龙文随他来到后院一处僻静的小园。
园中草木萧疏,一如他此刻的心境。
屏退左右后,严嵩凭栏而立,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每一个字都浸透了沉重的思虑。
“江南之败,非战之罪,乃…天时不予,人心已变。”
他微微侧头,看向严世藩,眼中闪烁着一种看透世情的冰冷光芒。
“东楼,你可知陛下…究竟是何等样人?”
严世藩一愣,不明所以。
严嵩并不需要他回答,自顾自说了下去,语气带着难以言喻的讥诮和寒意。
“陛下…绝非那些腐儒口中,什么爱民如子、虚怀若谷的圣主明君。
他…聪明绝顶,却也…刻薄寡恩,猜忌成性。
他最大的特点,并非雄才大略,而是…极度恐惧失败,极度厌恶失控!
一旦事态超出掌控,令他感到危险,他便会…变得暴虐无比,行事…毫无底线!”
严世藩和罗龙文闻言,皆感到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
严嵩的目光变得幽深,仿佛陷入了某种不堪回首的记忆。
“你们可知,当年大礼议,陛下与杨廷和等老臣争斗,虽最终胜出,然其中凶险煎熬,早已在他心中刻下极深的阴影…
他绝不容许自己再次陷入那般被动无助的境地!因此,但凡嗅到威胁,他便会…先下手为强,不惜一切代价,铲除隐患!”
他猛地转头,死死盯住严世藩。
“故而,若我严家此次一败涂地,失了圣心,你以为…陛下会念什么旧情,容我等安然归老吗?不!等待我等的,绝非罢官去职那般简单!极可能…是雷霆之怒,是…族诛之祸!”
“族诛”二字,炸得严世藩面色惨白,踉跄后退一步,罗龙文也是骇然失色,冷汗涔涔。
严嵩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眼中重新燃起算计的光芒。
“然则…陛下此次出手,虽凌厉,却也…并非全无破绽!
他借张居正之手,行此矫诏之事,保全江南变法,看似高明,实则…将太子置于了极其尴尬凶险之地!”
他嘴角勾起冷笑。
“裕王殿下…性子柔弱,并非雄主。经此一事,他岂能不惧?陛下今日可默许张居正‘矫诏’保变法,他日…是否也可默许他人‘矫诏’行废立之事?裕王…他能睡得安稳吗?”
严世藩眼睛猛地一亮。
“父亲的意思是…我们可以…从太子处着手?”
“不错!”
严嵩重重一点头。
“裕王之惧,便是我等之机!若能巧妙引导,令太子以为陛下此举意在敲打甚至…动摇其储位,那么…太子为了自保,便会需要外力支持!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