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蒸汽大明(2/2)
朱雄英用了一个时辰,将出海封疆的计划给各位叔叔讲清楚了。
非嫡出的世子都可以去海外,在海外的封地他们可以完全自治,也可以拥有军队,但在许多方面要受到诸多节制。
随后,朱雄英指出了目前除了土著之外,没有其他外人踏足的两块土地,美洲与澳洲!
“当然了,若是不愿意的,那也可以不生孩子!”
“还不生孩子,哼!”皇帝朱元璋起身道,“此乃百年大计,哪个要是不开眼逐出宗室便是了!”
皇帝朱元璋一句话,给海外封疆计划定了调子,自然没有一个敢提反对意见的。
“既然没有人反对,那就赶紧提上日程!”皇帝朱元璋话锋一转道,“另外,海外封疆对于你们是一件大好事,所以也要尽到应尽的义务。”
洪武二十五年,由户部、工部和市舶司牵头,“海外封疆”计划正式启动,与此同时海外赚来的银子,也都统统用在了铁路跟火车的建设和发明之中。
每个藩王封地内的火车轨道铺设,藩王拿三成,朝廷拿七成。这修建的第一条自然是从应天到北平的线路,皇帝朱元璋将这条铁路线路命名为:北伐铁路!
只要解决了兵力和粮草辎重的运输问题,那么北伐并不是什么难事,边患也即将得到了彻底解决。
洪武二十八年,北伐铁路正式铺设完成。
皇帝朱元璋与太子朱标参与了应天段的剪彩,作为太孙的朱雄英则是与燕王朱棣一起参与了北平段的剪彩仪式。
每一百公里设置一处停靠车站,为的是供给水、煤,每次停靠两刻钟左右。
火车昼夜不停,仅仅两日的功夫,燕王世子朱高炽就从应天抵达了北平车站。
“这铁疙瘩可以啊!”燕王朱棣看着从车上下来的大儿子朱高炽道,“两日之内,你就从应天到了北平,真可以说是神速啊!”
“这一车能运多少士兵,又能运多少粮食啊?”燕王朱棣看向眼前的铁疙瘩一边说一边就要上去瞧瞧。
一辆火车有十节车厢,一节车厢能载一百个左右的士兵,若是全装粮食大约运二百袋米。
走上车厢后,朱雄英给燕王朱棣做出了解释。
“每隔一个时辰会有一列,一个月之内可以最多可有十列通过,若是粮草与士兵齐运,北元的残部将不再有一战之力!”
“如此一来,北方边患解决真是指日可待了!”燕王朱棣道,“到时候一切就好起来了。”
洪武二十六年,十月。
曹国公李文忠带大军横扫北境,不管是鞑靼、瓦剌还是兀良哈,都如丧家之犬,不堪一击,纳入了明朝的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