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8章 一起去看(1/2)
混沌之海的边缘像被打碎的玻璃,无数棱面在虚空中折射着奇异的光。有的棱面映出燃烧的星系,有的映出冰封的星云,有的甚至映出探测器本身——只是那艘探测器的外壳覆盖着黑色甲胄,舷窗里的人影眼神冰冷,与李阳他们的模样别无二致。
“是‘可能性’的具象化。”林小满的测算仪屏幕上,每个棱面都对应着一组不同的宇宙参数,“玄空子前辈的手稿里提过‘平行势能’,混沌之海会将未发生的可能性具现为实体,就像……把所有‘如果’都摆在眼前。”她指着那个覆盖黑色甲胄的探测器影像,“这个‘如果’里,我们选择了用寂灭脉统治宇宙,你看它的能量读数,全是被强行压缩的银灰色光流。”
赵山河的“循环号”机甲悬在棱面之间,四色能量花在藤蔓上剧烈颤抖。当他靠近某个映出通玄司废墟的棱面时,机甲突然失控,机械臂不受控制地举起净化刃,刃尖直指李阳的探测器。“他娘的这破地方能影响意识!”他咬着牙对抗那股力量,额头青筋暴起,“刚才脑子里全是‘如果当年没加入通玄司’的念头,差点真把你们当成敌人!”
阿刺的脉蜂们分成四队,各自停在对应能量属性的棱面上。绿色脉蜂停在映出茂盛世界树的棱面,尾针的光变得格外鲜亮;紫色脉蜂停在反物质星云的棱面,光流里多了丝沉稳;粉色脉蜂停在生命脉星球的棱面,尾针不断喷出治愈性的光雾;银灰色脉蜂停在寂灭脉循环的棱面,光带与棱面的银纹完美重合。“麦子说它们在‘锚定’我们的现实,”她将脉蜂的能量数据导入探测器,“只要与自身能量匹配的棱面不消失,我们就不会被可能性吞噬。”
李阳的共生刃在掌心旋转,四色光流在每个棱面间穿梭,像在筛选着什么。当刃尖指向某个模糊的棱面时,那里突然清晰起来——映出的不是具体景象,而是片流动的光影,里面有无数只手在传递着什么,从地脉守护者到通玄司成员,从脉蜂到能量体,最终定格在他自己的手上,握着半块星轨石碎片。“这是‘必然’的可能性。”他指尖划过棱面,“无论宇宙如何分支,守护能量平衡的信念总会传递下去,就像火种永远不会熄灭。”
探测器驶入混沌之海的瞬间,所有棱面突然炸裂,化作无数流光汇入周围的“海”中。这里的“海水”不是液体,而是由纯粹的能量粒子组成,它们不断组合又分离,时而凝成星球的模样,时而化作能量体的形态,最终都会归于混沌,像场永不谢幕的魔术。
“能量粒子的活性是无脉带的千倍!”林小满的测算仪因过载而发烫,屏幕上的粒子轨迹杂乱无章,却在某个瞬间突然形成双脉网的纹路,紧接着又崩解成碎片,“它们在模拟所有已知的能量形态,却没有稳定的结构,就像……还没学会走路的婴儿。”
赵山河的机甲突然被股能量流包裹,四色能量花开始疯狂吸收周围的粒子,藤蔓上竟长出新的花苞——是种从未见过的金色花朵,花瓣边缘泛着七彩的光。“这玩意儿在进化!”他看着金色花朵吸收粒子后绽放,花瓣上浮现出混沌之海的缩影,“它能记住这些粒子的组合方式,就像……把魔术的秘诀记在脑子里!”
阿刺的脉蜂们在能量流中飞舞,尾针射出的光流与粒子碰撞,竟催生出新的能量形态:绿色与粉色交织的“生机寂灭体”,既会生长也会凋零;紫色与银灰色缠绕的“反物质循环体”,湮灭的同时也在诞生。这些新形态像活物般游过探测器,留下串串发光的轨迹,像在绘制新的能量图谱。“它们在创造‘可能性’,”阿刺的声音带着惊叹,“不是被动接受混沌的模拟,而是主动引导粒子组合,就像……在空白的纸上画画!”
李阳的共生刃突然与金色花朵产生共鸣,四色光流与金色花瓣的七彩光交织,在探测器周围凝成个巨大的能量茧。茧内的粒子不再杂乱无章,而是按照双脉网、生命脉、寂灭脉的循环规律有序流动,像个微缩的宇宙模型。“混沌之海的本质是‘潜能’,”他望着茧内诞生又消亡的微型星系,“不是无序的混乱,而是等待被引导的可能性,就像未经雕琢的玉石,需要合适的手法才能展现出内在的纹路。”
林小满将测算仪与能量茧连接,屏幕上自动生成份“混沌引导公式”——用已知的能量循环规律作为框架,引导粒子组合成稳定的新形态。当她输入双脉网的基础频率时,茧内立刻诞生出片微型的双色星云,既遵循地脉与反物质的平衡,又带着混沌独有的灵动。“魏博士要是看到这个,能把实验室炸了!”她兴奋地调整参数,“这意味着我们能‘设计’新的能量形态,不再只是被动适应宇宙,而是主动参与它的演化!”
赵山河的机甲突然冲出能量茧,金色花朵释放出储存的粒子组合方式,在混沌之海中炸开片璀璨的光。那些被引导的粒子迅速凝聚成艘艘小型飞船,它们的外形与通玄司的探测器相似,却能在混沌中自由穿梭,船身上的四色纹路不断吸收粒子,维持着稳定的结构。“老子造了支‘混沌舰队’!”他操控着一艘小船穿过能量流,“以后再有人闯混沌之海,就靠它们引路,省得像咱们一样摸瞎!”
阿刺的脉蜂们与新诞生的能量形态结成伙伴,生机寂灭体托着脉蜂飞行,反物质循环体为它们清理障碍。它们在混沌之海的深处发现了片“稳定岛”——那里的粒子组合成了片陆地,上面长着由能量粒子组成的植物,甚至有流淌的“河流”,是混沌中自然形成的平衡区域。“麦子说这里是‘可能性的终点’,”她看着脉蜂在岛上筑巢,“所有能稳定存在的能量形态,最终都会汇聚到这里,像不同的河流汇入大海。”
李阳的共生刃在稳定岛上插入地面,四色光流顺着土地蔓延,岛上的植物突然开花,花朵的颜色与刃身的光流一一对应。当最后一朵金色花朵绽放时,混沌之海突然平静下来,周围的能量粒子不再随意组合,而是顺着稳定岛的方向流动,像找到了归宿。“这里会成为新的‘锚点’,”他感受着脚下传来的稳定频率,“就像无脉带连接着宇宙的记忆,稳定岛会连接所有可能的能量形态,让混沌之海从无序走向有序。”
探测器准备离开时,稳定岛的中心升起座能量塔,塔身刻满了从地脉到混沌的所有能量纹路,顶端的光球不断吸收周围的粒子,又释放出稳定的能量流,像座永恒的灯塔。赵山河的混沌舰队围绕着灯塔巡逻,金色花朵的光芒在舰队间传递,形成道坚固的防线;林小满将混沌引导公式输入能量塔,塔身的纹路开始自动更新,记录着新诞生的能量形态;阿刺的脉蜂们在塔周围种下能量种子,它们会生长成新的稳定岛,将秩序一点点扩展到整个混沌之海。
李阳望着混沌之海的远方,那里的能量粒子依然在自由组合,但已经有了微弱的规律,像开始跟着音乐跳舞的人群。共生刃的四色光流里,多了道金色的光带,与其他光带交织成更复杂的图案——这是混沌能量的印记,代表着可能性与秩序的共存。
就在这时,能量塔突然发出警报,塔顶的光球投射出段影像:在混沌之海的尽头,存在着片“绝对虚无”,那里没有粒子,没有可能性,甚至没有“存在”的概念,只有一道若有若无的“边界”,像宇宙的尽头。影像的最后,边界处闪过一道熟悉的波动——与共生刃最初的银纹完全一致,却更加古老,仿佛在时间诞生前就已存在。
“是‘本源边界’。”林小满的测算仪突然显示出段玄空子留下的加密信息,“所有宇宙的能量最终都会流向那里,既不是循环,也不是湮灭,而是……回归最原始的状态,像故事的结局,也像序言。”
赵山河的机甲金色花朵突然闭合,花瓣上的混沌缩影变得黯淡。“绝对虚无……连混沌粒子都不存在?”他操控机甲往边界的方向飞去,“那老子的‘循环号’到了那里,岂不是连‘不存在’都做不到?”
阿刺的信号麦须子指向边界,须尖的光变得极淡,几乎要融入周围的混沌。“麦子说那里的波动是‘元初能量’,”她的声音带着敬畏,“是所有能量形态的源头,包括共生刃的银纹,包括地脉的基础频率,甚至包括混沌的潜能,都来自那里。”
李阳握紧共生刃,金色光带突然变得格外明亮,刃身的波动与本源边界的波动产生共鸣。他想起玄空子笔记的最后一页,只有一句话:“守护的终极,是理解为何要守护。”或许,本源边界的秘密,就是那个答案——关于能量为何存在,关于平衡为何必要,关于他们一路走来的意义。
探测器的引擎再次启动,这次的光流是五色交织的,在混沌之海的能量流中划出坚定的轨迹。稳定岛的灯塔在身后越来越小,却始终散发着温暖的光,像给混沌中的可能性指引着方向。
本源边界的轮廓,在远方的虚无中,渐渐清晰起来。
那里,会有答案吗?
李阳不知道。但当他看到身边伙伴们眼中不变的坚定,看到共生刃上跳动的五色光流,看到混沌之海因他们而改变的秩序时,突然觉得,答案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走向答案的过程中,他们守护了平衡,创造了可能,让宇宙的故事得以继续。
探测器穿过最后一片混沌粒子,前方的绝对虚无像块巨大的幕布,等待着被拉开。
而那道元初能量的波动,越来越清晰了。
它在呼唤,又像在等待。
探测器的影子,渐渐融入了那片绝对虚无,只留下一道五色的光痕,像给宇宙的尽头,系上了一条永不褪色的彩带。
绝对虚无的“边界”并非实体,更像一层流动的光晕,淡到几乎看不见,却能清晰感受到它的存在——所有能量靠近时都会被抚平,像水流撞上无形的堤坝,温顺地沿着光晕流淌。李阳的探测器悬在光晕外,舷窗外的五色光流到了这里,也变得柔和如丝绸,不再像在混沌之海时那般灵动跳跃。
“元初能量的频率稳定得可怕。”林小满将共生刃的光流接入测算仪,屏幕上的波形图像一条直线,没有任何起伏,“它既不是地脉的螺旋纹,也不是混沌的无序态,更像是……所有频率的‘基准音’,其他能量的波动都围绕它展开,就像琴弦振动离不开琴身的共鸣。”
赵山河的“循环号”机甲伸出机械臂,指尖的金色花朵轻轻触碰光晕,花瓣瞬间变得透明,露出里面流动的银纹——那是共生刃最初的纹路,此刻正与光晕产生共鸣,像失散多年的碎片终于找到母体。“老子的机甲快成‘古董探测器’了,”他看着银纹在花瓣上蔓延,“这元初能量能唤醒最原始的能量形态,连经纬藤的根须都在发光,像是在认祖归宗。”
阿刺的脉蜂们分成五队,围绕光晕结成环形,每队的尾针都对应着一种能量光流:绿色的地脉、紫色的反物质、粉色的生命脉、银灰色的寂灭脉、金色的混沌。它们的光流汇入光晕,竟在边界处凝成五颗透明的晶体,晶体内部封存着各自能量的“诞生瞬间”——地脉从星核中涌出,反物质与正物质同时诞生,生命脉在第一缕星光中凝聚,寂灭脉随着第一颗恒星死亡而出现,混沌在虚无中第一次波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