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XCY龙凤战队:加入PEL舞台 > 第1700章 《数据铸胜:钢枪与运营交织的团队胜利方程式》

第1700章 《数据铸胜:钢枪与运营交织的团队胜利方程式》(1/2)

目录

陈果往前凑了凑,眼里闪着期待的光,看向还在指尖轻点桌面的罗辑:“罗辑,你刚才把打法拆解得这么细,那能不能……把叶修他们五个人的‘钢枪+运营’数据算出来?比如雨林里平均多久解决一波团战,海岛清房区的最快速度,沙漠车队推进的安全距离……有了具体数据,是不是就能更清楚这种打法的可行性?”

罗辑推了推眼镜,指尖顿在半空,片刻后眼睛亮了亮:“数据建模确实能验证战术的效率。不过得先设定基础参数——比如唐柔的突击反应速度(假设近战接战0.8秒内开火)、魏琛的狙击中远距离目标命中率(假设800米内75%)、苏沐橙的无人机侦查半径(默认300米),还有叶修指挥决策的延迟(按实战经验,平均0.5秒)……

他拿起笔在纸上快速写画:“先算雨林的‘团战解决时间’:遭遇两队交火时,苏沐橙扔烟雾弹需要2秒,唐柔借烟突进接战3秒,魏琛架枪补枪2秒,苏沐橙清残血1秒,加上叶修的指令衔接,理论上最快1分10秒结束战斗,误差不超过15秒。如果是单队遭遇,时间能压缩到40秒内。”

“那运营的‘进圈效率’呢?”陈果追问。

“第一个毒圈收缩前,从天堂度假村到圈中心,假设3公里距离,苏沐橙找车15秒,全员上车30秒,行驶中遇伏清敌1分钟,总耗时约2分10秒,比常规绕毒进圈快30%,但弹药消耗会增加20%——这是钢枪打法的必然代价。”

罗辑越算越投入,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海岛房区战,清一栋两层楼的标准流程:震爆弹投掷1秒,踹门突进2秒,一楼清剿5秒,二楼架枪3秒,全员转移5秒,单栋耗时16秒,比分散搜房快40%,但被伏击风险提高15%,需要苏沐橙的侧后方警戒做到零死角。”

包荣兴凑过去看,指着纸上的数字:“那沙漠车队呢?车胎被打中的概率高不高?”

“沙漠开阔地,车队呈品字形行进时,被远程狙中轮胎的概率约25%,但唐柔跳车扫胎反击的成功率能达到80%,配合魏琛的压制,敌方车队被摧毁的概率超60%——前提是车速保持在60公里\/小时,既保证机动性,又留足跳车反应时间。”罗辑头也不抬地回道,“还有决赛圈反斜坡站位,魏琛的狙击视野覆盖率需达到70%,唐柔的突击半径控制在50米内,苏沐橙的无人机每30秒刷新一次敌方点位,这三个数据必须同时达标,才能守住据点。”

陈果看着纸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数字,忽然觉得原本热血沸腾的想象,多了几分扎实的底气。这些冰冷的数据背后,藏着的是战术从“可能”到“可行”的硬逻辑——叶修他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些理论数字,在赛场上变成实打实的胜利。

罗辑放下笔,推了推眼镜:“如果能收集到他们过去的实战数据,模型会更精准。但就目前的参数来看,这套打法的综合效率比常规战术高25%,但对团队状态的容错率要求极低——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数据都会断崖式下跌。

“那就是说……只要他们五个能保持最佳状态,这套打法真的能成?”陈果的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雀跃

罗辑点点头,眼里难得有了几分兴奋:“不仅能成,还可能成为赛场的破局杀招。

窗外的月光恰好落在纸上的数字上,像是给这场数据推演,镀上了一层必胜的光晕

陈果指尖在桌面轻轻敲了敲,目光落在罗辑刚写完的那页数据上,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抬头道:“对了罗辑,你算这些数据的时候,是不是没把伍晨的替补情况加进去?比如魏琛要是状态下滑了,伍晨顶上的话,那些数据会不会有变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