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离别的(1/2)
细雨绵绵,打湿了站台的青石板。她撑着一把油纸伞,站在黄色警戒线外,身影在氤氲水汽中显得有些单薄。男人提着旧皮箱站在车厢门口,灰色中山装的袖口沾了点泥点——那是来时路上帮老乡推车蹭的。他们就那样望着彼此,像两座沉默的石桥,隔着缓缓流淌的时光。
风掀起她米白色的围巾,露出纤细的脖颈。他想起昨夜灯下,她为他缝补衬衫纽扣的样子,顶针在指间泛着微光。到了那边...她开口,声音被雨丝剪得支离破碎,记得晒被子,梅雨季潮气重。他点头,喉结滚动着,却发不出任何声音。站台上的广播突兀地响起,催促乘客上车的女声穿透雨幕,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这短暂的凝滞。
他踏上台阶,又猛然回头。她踮起脚尖,将油纸伞举得更高些,伞沿的水珠簌簌落下,在肩头洇开一小片深色。他想说等我回来,想说别感冒了,想说的话像站台铁轨般绵长,最终却只化作一个用力的挥手。
火车启动时,他贴在冰冷的车窗上,看着那抹米白逐渐缩小,像一滴墨晕在宣纸上,慢慢淡去。她仍站在原地,直到火车转弯,再也看不见。雨还在下,她抬手拢了拢围巾,触到袖口绣着的小小的字,那是去年他生日时,她偷偷绣上去的。指尖忽然传来一阵湿热,才发现不知何时,泪已滑落,混着雨水,砸在青石板上,碎成一片模糊的光斑。
她转身,拖着沉重的步子往回走。每一步都似踩在回忆的弦上,发出喑哑的声响。回到那间他们曾一起住过的小屋,屋内还残留着他的气息。她坐在床边,抚摸着他睡过的枕头,仿佛还能感受到他的温度。日子一天天过去,她每日都会到站台,期望能看到那熟悉的身影。她开始写日记,把对他的思念一字一句地记录下来。每一页都写满了牵挂,每一行都饱含着深情。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她收到了他的来信。信中他诉说着那边的生活,也表达着对她的思念。信的末尾,他写道:“等我攒够了钱,就回来娶你。”她把信贴在胸口,泪水再次夺眶而出。这一次,是幸福的泪。她知道,他们的离别只是暂时的,未来的某一天,他们会在这站台再次相拥,开启新的生活。
然而,命运总爱捉弄人。之后的信件越来越少,最后竟断了音信。她每日在站台痴痴等待,希望能等来他的身影,可每次都是失望而归。她发了疯似的四处打听他的消息,却毫无结果。日子在煎熬中过去,她的眼神逐渐失去光彩。
直到有一天,一位老乡找到她,带来了一个噩耗。原来,他在那边遭遇了意外,伤重不治。她如遭雷击,呆坐在原地,泪水决堤。她来到曾经分别的站台,雨水倾盆而下,仿佛老天也在为她哭泣。她紧紧握着那封最后的信,喃喃自语:“你怎么能食言呢……”
多年后,她已白发苍苍。依旧会在雨天来到站台,撑着那把旧油纸伞,回忆着曾经的点点滴滴。她知道,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但那段刻骨铭心的爱,会永远封存在她的心底,成为她一生都无法忘却的温暖与伤痛。
在一个宁静的午后,她坐在摇椅上,在昏黄的阳光下翻开那本写满思念的日记。突然,一阵敲门声打破了寂静。她缓缓起身,打开门,竟看到一个与他有几分相似的年轻人。年轻人局促地开口:“奶奶,我是他的侄子。我叔叔当年其实没死,只是失忆了,最近才恢复记忆,可他身体不好,临终前让我一定要找到您。”说着,年轻人递上一个包裹。她颤抖着接过,里面是他们的合照和她绣着“安”字的手帕。泪水再次模糊了她的双眼。年轻人又说:“叔叔一直念叨着您,他很后悔没能回来找您。”她抚摸着照片,仿佛看到了当年分别的场景。她轻声说:“这么多年,我一直在等他。现在,他终于以另一种方式回到我身边了。”此后,她把年轻人当作自己的亲人,在回忆与新的温暖中,平静地度过了余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