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 第151章 翻旧账

第151章 翻旧账(1/2)

目录

难道陛下仍未放弃那有些荒唐的念头,执意要让朱樉领兵?想到这里,众人心里一沉,越想越觉此猜测极有可能!

对此,文臣们只能无奈地摇头。他们虽不认同,但没有李善长在前面撑腰,他们绝不敢轻易违逆朱元璋。然而傅友德、王弼等淮西武将却不同。近来他们已与李善长商议妥当,达成共识——若朱元璋执意让朱樉领兵,他们必定全力抗争到底。不然,这次退让,下次便无路可退!

当下,傅友德等人互相对视一眼,很快达成一致。他们暗下决心,即便今日李善长不在场,也一定要坚决反对,绝不妥协!可令所有人意外的是,朱元璋并未接着谈论主帅人选之事,而是仿佛忽然想起什么,说道:

“哎,差点忘了,还有一件事没说!”

说着,在朱标以及众多文武官员疑惑不解的目光注视下,朱元璋面无表情地向身旁的刘和示意,吩咐道:

“宣旨吧!”

“遵旨!”

刘和赶紧应了一声,随后从袖中取出早已写好的圣旨,站到众人面前,高声宣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兹有韩国公李善长,自诩开国功臣,劳绩显着……”

朱元璋盛怒之下,以骄纵不法、结党营私、悖逆奸恶的罪名,将李善长的罪行昭告天下。李善长之子李鸾更因横行乡里、无恶不作被捕入狱,但李善长竟敢包庇甚至欺瞒圣上。然而,考虑到他自起事以来追随左右、建立功勋,朱元璋本欲网开一面,仅赦免其子之罪。

岂料李善长毫无悔意,与胡惟庸勾结谋反之实据已被查清。李鸾及家奴供认不讳,证据确凿。朱元璋震怒,下旨赐死李善长,满门抄斩,剥夺其爵位田产,将其罪状列入《昭示奸党三录》,昭告天下。

刘和接旨后迅速离去,全场顿时寂静无声。朱标、文武百官无不震惊失色。朱元璋此举实在令人难以置信,李善长不仅是开国功臣,更胜似萧何,其地位举足轻重。此前锦衣

卫虽曾拘捕李鸾,但朱元璋已放过李善长。如今却又翻出旧账,指控他为胡惟庸余党,意图谋反,实在荒谬至极!

胡惟庸死了这么多年,他的骨灰怕是都散尽了,哪还有什么余党?这分明是借题发挥,随便找个借口罢了!难道陛下已到了这种独断专行的地步?

竟然仅凭这样的莫须有罪名,就想除掉国家重臣、开国功臣。满朝文武怎能心服口服?天下百姓又岂会买账?青史无情,难道不怕留下骂名吗?

蓝玉、傅友德、王弼这些淮西武将,此刻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皇上这是想做什么?连理由都不愿意找,就打算对付李善长!

这般翻脸无情,毫无顾忌。难道接下来要对他们下手了吗?想到这里,淮西武将们头皮发麻,恐惧万分。

朱标也猛地变了脸色。他虽知父皇的心思,对委任朱政为征倭主帅之事,李善长等人强烈反对,父皇对此颇为不满。若非担心父皇震怒,上次早朝时他也不会出面调解。

不曾想自己的劝阻毫无作用,父皇依旧不肯放过李善长,且手段如此激烈!即便父皇执意要扶持朱政,也有很多温和的方式,何必闹得如此血腥?这不是自毁名声吗?

朱标越想越气愤,正要开口劝阻,却见父皇早已料到,转身冷冷盯着他,低声咆哮:“你闭嘴!让我自己做决定!”

“父皇……”

朱标神色焦急,还想说些什么。

朱元璋一字一句地打断:“回去再说,不然我真要教训你了!”

见父皇一脸坚决,眼神冰冷,朱标心中害怕,想起小时候违逆父皇被教训的经历,无奈低头叹息,只好退下。但他心中已有决断,一定要问个清楚。

特别是关于朱政的身份,他不能再坐等父皇主动说明了,必须弄明白其中缘由。如果父皇继续隐瞒,他宁可辞职不干!

一时间,朱标态度强硬,目光坚定。

在这短暂的父子对话后,旁观者终于从震惊中回神,随即议论纷纷。这些人无一不是朝廷的精英分子。

此时,众人已然明白老朱的意图。

为何突然下诏赐死李善长?

想起之前早朝时老朱欲任命朱政为征倭主帅,遭到李善长的强烈反对。

再看看今日李善长不在场,老朱却特意把朱政带来了。

谁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

正因为这样,大家的心里都充满了惊恐。

不明白老朱为何如此偏爱朱政这个年轻人!

为了让他继位,不惜杀害李善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