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沧州瀛海公园(2/2)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们来到了一个能容纳数百人的大棚前,这里正要上演一场大型的综合杂技表演。两人赶紧找了个靠前的位置坐下。灯光渐暗,音乐响起,一场视觉盛宴就此拉开序幕。
“空中飞人”的演员们如同展翅的雄鹰,在高空中自由翱翔,每一次翻转、每一次对接都精准无误,引得台下观众阵阵惊呼;“走钢丝”的艺人在细细的钢丝上如履平地,甚至还能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看得顾倾城紧紧攥住了陈晓阳的手;而“钻圈”表演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演员们一个接一个,如同离弦之箭般穿过层层叠起的火圈,火光映照着他们坚毅的脸庞,也点燃了观众们心中的激情。
中场休息时,两人意犹未尽地讨论着刚才的表演。陈晓阳买来了当地特色的小吃,边吃边说:“倾城,等会儿我们去看看‘魔术剧场’吧,听说那里的魔术师能凭空变出鸽子和鲜花,特别浪漫。”
顾倾城脸颊微红,轻轻“嗯”了一声。她想起上次来,陈晓阳也是在类似的情境下,笨拙地给她变了一个从路边学来的小魔术,逗得她哈哈大笑。时光荏苒,不变的是他们之间的友谊和对这片神奇土地的热爱。
下午,他们又逛了“杂技博物馆”,了解了吴桥杂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民俗风情园”里,体验了传统的民间艺术;还兴致勃勃地观看了“驯兽表演”,聪明的动物们在驯兽师的指挥下,做出各种可爱又滑稽的动作,让他们忍俊不禁。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吴桥杂技大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为这座充满活力的园区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顾倾城和陈晓阳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虽然有些疲惫,但内心却充满了喜悦和满足。
“晓阳,”顾倾城轻声说,“下次我们什么时候再来?”
陈晓阳望着远方,眼中充满了期待:“只要你想来,我们随时都可以。吴桥的杂技,永远都看不够。”
是的,吴桥杂技大世界,就像一个永不落幕的传奇,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前来探寻和观赏。而对于顾倾城和陈晓阳来说,每一次来到这里,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都能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他们知道,这份关于杂技、关于友谊、关于欢笑的记忆,将会永远珍藏在他们心中。
秋意渐浓,天空澄澈如洗,带着几分高远与宁静。顾倾城与陈晓阳并肩站在沧州铁狮与旧城遗址公园的入口处,再次踏上了这片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土地。与上一次的匆匆一瞥不同,今日的他们,带着几分熟稔,更多了一份沉静的期待,仿佛要与这片古老的遗址进行一次更深层次的对话。
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径上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青草香与泥土特有的芬芳,偶尔夹杂着远处游客的低语,更显公园的清幽。顾倾城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份历史沉淀下来的宁静,轻声道:“晓阳,你看这周围的景致,是不是比上次来,又多了几分萧瑟,却也多了几分韵味?”
陈晓阳顺着她的目光望去,远处的城墙遗址在秋阳下更显沧桑,断壁残垣间,似乎还能窥见当年沧州古城的轮廓。他点了点头,眼中带着赞叹:“是啊,每一次来,感觉都不一样。春秋代序,岁月流转,唯有这些遗迹,默默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他们沿着蜿蜒的小路缓缓前行,两旁的植被已染上深浅不一的秋色,红的、黄的、绿的,交织在一起,煞是好看。不时有指示牌介绍着沿途的遗址点,从夯土的城墙基址,到模糊的护城河轮廓,每一处都引发着他们对古代沧州城防布局的遐想。
“你还记得吗?”顾倾城停下脚步,指着一处相对完整的夯土台基,“上次我们来,这里正在进行保护性修缮,现在已经开放了。”
陈晓阳走上前去,伸手轻轻触摸着那些历经千年风雨的夯土,指尖传来粗糙而坚实的触感。“真难以想象,在没有现代化工具的古代,人们是如何筑起这样宏伟的城池。”他感慨道,“这不仅仅是泥土的堆砌,更是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穿过一片疏林,那尊闻名遐迩的沧州铁狮子——“镇海吼”的雄姿终于再次映入眼帘。它依然昂首挺胸,蹲踞在高高的台基之上,尽管历经千年风霜,身躯上布满了岁月侵蚀的痕迹,甚至有些部分已经残缺,但那份睥睨天下的气势,那份镇护一方的威严,丝毫未减。
阳光照耀在铁狮身上,使其呈现出一种深沉的黑褐色,古老的纹理在光影下愈发清晰。顾倾城仰望着铁狮,眼神中充满了敬畏:“‘一声怒吼镇沧州,铁骨铮铮岁月稠’,每次看到它,都能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
陈晓阳拿出手机,想要拍下铁狮的全貌,却又觉得镜头难以捕捉其万分之一的神韵。“它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沧州的象征,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他放下手机,与顾倾城一同静静地伫立着,任凭思绪穿越千年,回到那个铁狮铸成的年代,想象着它当年是如何守护着这座城池,抵御着水患。
公园里的游客不多,偶尔有人轻声交谈,或是与铁狮合影留念,但都自觉地保持着安静,生怕惊扰了这份历史的厚重。顾倾城和陈晓阳在铁狮旁驻足良久,从不同角度欣赏着它的雄姿,讨论着关于它的传说与历史。
离开铁狮,他们又参观了园内的遗址陈列馆,馆内展示了一些从旧城遗址中发掘出来的文物,如陶片、瓦片、古钱币等,这些不起眼的物件,无声地印证着沧州古城曾经的繁华与变迁。
“每一次来这里,都像是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顾倾城在参观完陈列馆后说道,“这些遗址和文物,让我们得以触摸到历史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