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月光下的清泉(2/2)
这分明是在考我啊!到了这一步,我不想“附庸风雅”,也是不行的了。
沉吟片刻之后,我试着这样说道:“民女最为激赏的,是第二联,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静中有动,动静相宜,堪称写景的千古名句,真可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与画浑然一体……”
凝神静思好一阵子之后,蒙大人这才感慨道:“若是王右丞依然健在,且能够听到柯大姑娘如此的点评,该有多欣慰啊!”
王右丞?王右丞是谁?蒙大人饱读诗书,又是单独在我面前,自然不会信口开河!那么,他说出这样的一句话,又意味着什么呢?
接下来,他就跟我解释道,这“王右丞”,也就是王维,数十年以来,一直以山水田园诗作着称于世!只可惜,平叛告捷的前两年,就过世了。他官至尚书右丞,于是,一些诗迷诗友,称之为“王右丞”……
是啊,如今的这个夜晚,我们姐妹几个,再怎么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右丞都不可能再知悉了,也就更不可能过来跟我们说上几句诗歌方面的话题,并对我们点拨一二了……
不过,我们可以告慰王右丞的是,此刻此刻,祸害社稷近十年的叛乱,都已经平定。甚至,就在离京城千里之遥的这个岭南小镇,我们也经受住了叛军叛匪的袭扰,就在几天之前,平叛之役,也最终落下了帷幕!
是啊,历经战火之后,对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样的名句,我们似乎也多了几分感悟和体会:祥和宁静的画面与境界,一直为人们所心驰神往,只是,我们也要意识到,这样的一个世界,也未必就是你想想就能有的!因为,总有那么一小撮人,他们有着自己的私心杂念,为了一己之私,他们不惜陷万千生灵于水深火热之中。
我们的平叛之举,要从哪儿说起呢?
单就我个人而言,似乎应该就是,那个夜晚,在柳江河畔的萝卜洲旁,当时,那个庞大哥和潘兄弟,企图劫夺我和蒙大人。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很清楚地意识到,就算是朗朗乾坤,那些不法之徒,依然是存在的。只不过,在那个夜晚之前,我没有遇到而已。
当然,说的更为长远一点,二十年前,我的娘亲和叔母,就已经遇见过黑风寨的劫匪了。甚至,如果不是有点智计与脚力,她们很可能就被掳了去。如此一来,我们柯家七姐妹的故事,只怕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只是,这样的一件事情,我不曾亲眼目睹,也就谈不上有多深的感受。如果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考虑,萝卜洲遇劫,也就是此生的一个转折点了吧?是啊,没有切肤之痛,那种警惕和警觉,就会流于表面。
蒙大人手下的袁护卫,单就武功而论,只怕已经是罕有敌手。然而,在那样的一个夜晚,他所想到的,倒不是个人如何出风头。他将其中的一个机会,让给了晓雨妹子。由此,我们柯家七姐妹,就和平叛之举,沾上了一点边儿。当然,当时,我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位庞大哥,与那黑风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如果说,当年的河上遇险,对于娘亲和叔母来说,是一种梦魇。那么,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情势就大不相同了。毕竟,我们这十里八乡,开始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武装,为可能到来的兵灾匪患,做出一点准备了。那个成语说“未雨绸缪”,就是这个意思了。
从以后的事态发展来看,这种防患于未然的做法,还是相当有用的。至少,叛军叛匪攻占州县之时,我们十里八乡所在的县域,不曾沦陷。也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处变不惊,在严防死守的同时,想到如何获取敌情,以便于展开进攻。
或许,在这些方面,我们所能够做到的,也是相当有限的。有些人就这样觉得,这一伙叛军叛匪,如果没有内讧,我们的机会,其实并不大。这种想法,固然道出了一部分真实。然而,在围攻我们县域之前,黑风寨武力之盛,不是连不少官军都闻风丧胆吗?在那种时候,有谁敢想象,盛极一时的黑风寨,会和窝里斗连在一起呢?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大致上可以想象,当扩张受阻之时,黑风寨上层,才会想着,是不是要有所改变呢?要不然,自己本身就是一潭死水,又哪来的活力呢?由此看来,叛军首领景将军和黑风寨少寨主沆瀣一气,就有着必然的一面。在他们眼里,老寨主已经过时了,早就该让位了。然而,从老寨主的角度来看,他对于少寨主并不放心,担心少寨主德不配位,以至于毁了整个黑风寨。此外,对于景将军的险恶用心,那种鸠占鹊巢的野心,老寨主也是有所警惕的。如此一来,双方各怀鬼胎,相持不下,最终导致了内讧。对于我们这十里八乡的人们来说,对于我们的联防保家,自然是一件好事情了。
到了这样的一个夜晚,和黑风寨相关的那一切,都早已是尘埃落定了。我们这十里八乡,也迎来了久违的和平与宁静。有一种说法,“宁为太平犬,不作乱世人”:话语虽然糙了些,不过,也道出了人们的心声。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在清爽的夜风中,我们姐妹几个,也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经历过硝烟战火之后,和平与宁静,多么的可贵,值得倍加珍惜。
真要论功行赏的话,晨雪妹子、晓霞妹子,她们的表现,都是相当不错的啊!在一般人看来,和平叛相关的那一切,都是男人们的事情。然而,晨雪妹子和晓霞妹子,却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柯家的几个姐妹,也是不简单的。在整个平叛行动中,她们也是智勇双全的。
当然,我们柯家几姐妹,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并不曾想到,到时候可以论功领赏。我们所作所为,最初可能只是为了自己,为了一个家庭和一个家族,继而是为了十里八乡的父老乡亲。或许,一开始,我们的境界也或不尚有多高大,不过,这种朴素而朴实的想法,依然是难能可贵的。试想一下,远的且不说,就是我们这些乡里乡亲,每个人都能够这样想的话,这平叛行动,依然是可以期待的。
扯得远一点的话,到了这一刻,大江南北、大河上下的平叛之事,也要告一段落了吧?但愿从此以后,我们赤县神州的黎民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过上和平安宁的生活。
多年以后,对于这样的一件事情,后人又会怎样看,怎样说呢?其实,在我看来,也没必要想那么多的。人生在世,但求无愧于心,但求无愧于苍生社稷,但求尽己所能,以回报父老乡亲。至于身后事,又有谁能够说得清楚呢?
平叛之事告一段落,以后的事情,一时也说不清楚。如此一来,倒是眼前的这一刻,尽在掌控之中了?或许,这样也好吧?这一潭清泉水,潭水不远处的一草一木,映照着这潭水的月光星辉,多年以来,一直都是这样的了。而我们呢,倒像是一个旅人和过客。我这样想,倒不是说,自己也曾走出这个小地方,到过城里,见过一点世面。而是,相比于我们的匆匆步履,这“清泉石上流”倒显得更为深沉与宁静?因为,以前,就有人注意到这一切了。而我们这一代人之后,依然有后来者,光临此地,在这样的月光下、潭水边,低吟浅唱、流连忘返……
至此,对于黑风寨里的那景将军、骆明思,以及那些有着类似想法的不法之徒,决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