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0(2/2)
客车正停在路口处接受当地警察的临检。
个子和肚皮同样壮观的美国警察一边给孙茹她们做着例行检查一边好奇的打量着这个黄种人的车队,似乎在猜测着这些人的国籍。
“嘿。让我来猜猜,是哪里来的这么美丽的东方小姐”这个体重最少三百磅的美国佬带着南美人特有地热情很有摇滚感觉的扭着屁股
,手里拿着孙茹的护照,故作思索状地道:“啊哈日本人”
孙茹不屑的撇了撇嘴。
美国佬惊讶的露出白痴一样的表情,指定孙茹道:“明白了韩国人哦不不不,新加坡哈,猜到了宝贝,是台湾人”
孙茹听他越猜越离谱,直接指了指后面正在大道上呼吸新鲜空气和杨娴儿聊天的李恩华,用美式英语调侃着对这个鬼子说道:“你认识他
吗”
那警察皱着眉头看了看。露出了一个夸张地“原来如此”的表情,电子大王华裔富豪史蒂文森李,谁不认识除非他从来不看新闻和报纸
。
这家伙做好了例行登记。把护照还给孙茹,在车子发动的一瞬间大声地对车里的孙茹说道:“祝你愉快,美丽的中国宝贝娃娃”
孙茹勉强的笑了笑。世界上每六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中国人,但是人家连台湾都猜到了就是没往中国人上猜。好莱坞每天迎来送望不知多少
各个国家的外国人、外国电影人,但是来到这里的中国人却少之又少。
李恩华和华星的车队在这里换车。从懊热的大客车车厢里。换到舒适平稳的六门房车里,打开一瓶十八年前地法国干邑红,磕着香脆的美
国腰果。那种感觉足以冲淡刚才带来的些许不快。
即使在美国,能够随时为这么多人提供这种享受的恐怕也只有电子大王这样的人物。孙茹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皮沙发上正在兴致勃勃的给杨
娴儿介绍好莱坞历史的李恩华,觉得自己和易青简直就是穷人无时不刻的追求恰倒好处的物质享受,这才叫有钱人。
1853年的时候,现在的好莱坞所在地只有一栋房子。1886年,从房地产生意发财的富商哈维,亨德申,韦尔考克斯在这里买下了06平方公
里的土地。
好莱坞这个名字来自英语的冬青hoy。韦尔考克斯的夫人一次旅行时听到她旁边的一个人说她来自俄亥俄州的一个叫做好莱坞的地方,
她很喜欢这个名字,回到加州后就将她丈夫的农庄改称为好莱坞了。韦尔考克斯计划在这里建造一座小城,在他富人的帮助下他铺设了今天的
好莱坞大街作为城市的主街。在这条大街和其他大街的两旁种了胡椒树并开始出售产权。他的富人募资建了两座教堂、一座学校和一座图书馆
。为了使好莱坞名副其实,他们还进口了一些应该冬青,但这些植物在加州的气候下没有存活很久。
到1990年,好莱坞已经有一座影院、一张报纸、一座旅馆和两个市场,其居民数为500人。10万人口的罗莎及位于市东11公里处。
1904年,一条新的被称为好莱坞大街的有轨电车开业,使好莱坞与洛杉矶间的往返时间大大缩短。1910年,好莱坞的居民投票决定加入洛
杉矶。原因是这样他们可以通过洛杉矶取得足够的饮水和获得排水设施。
杨娴儿听着李恩华如数家珍的叙述,忽然大感兴趣,这样一片不起眼的土地,后来竟然成为世界电影业的标志和中心,真是不可思议
。
“你一定想不到是谁真正意义上缔造了今天的好莱坞。”李恩华微笑的对杨娴儿道。
“发明电灯的那个家伙吧”孙茹懒洋洋的道:“托马斯爱迪生。”
李恩华大笑道:“我倒忘了。孙老师最最纯正嫡传地弟子在车上呢,我倒是班门弄斧了。”
20世纪初,纽约和新泽西的电影公司开始迁向加州,原因是这里的天气好。日
日照时间长。
虽然当时已经有电灯了,但当时的电灯还不够亮,当时最好地光源是阳光。除此之外,加洲视野宽广。有各种不同的自然风景。
当时爱迪生拥有几乎所有与电影有关的专利。而加洲离新泽西非常远,因此爱迪生很难在这里控制他的专利权。在美国西海岸,独立的电
影公司经常被爱迪生和他的代理人诉讼。在遥远的加州没有那么多爱迪生的人。即使他派人来加州,他的人往往比其消息来的晚,这样一来这
里地电影制造商就可以及时躲到附近的墨西哥去了。
“呵呵,这倒是有趣。”杨娴儿笑道:“原来美国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