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四渡淮水(1/2)
淮水上游,浑浊的浪涛如千军万马奔腾,
以排山倒海之势猛击着河岸,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
似要将天地间的一切都震得粉碎。
深秋的寒风如锐利的刀刃,裹挟着枯黄的树叶,
如厉鬼般呼啸而过,风声凄厉,仿佛在诉说着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方正身姿挺拔地伫立在船头,猎猎狂风鼓荡着他的衣袍,
远远望去,恰似一面飘扬的旗帜。
他神色冷峻,目光如炬,紧盯着对岸如影随形的陈达追兵,
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冷笑,然而,在这冷静的表象下,
他的内心却藏着对兄弟们深深的担忧。
心中暗自思忖,兄弟们已经连续征战,
体力消耗巨大,此次陈达来势汹汹,
务必得想出万全之策,绝不能让兄弟们陷入险境
方正立于船头,衣袍被狂风鼓得猎猎作响,宛如一面黑色战旗。
他望着对岸扬起的漫天烟尘,眉头微蹙
陈达的五万大军又追上来了,这已是他们第四次与淮水周旋。
\"大哥,敌军前锋距此不足十里!\"
戴宗策马赶来,脸上还带着未擦净的汗珠,
\"各渡口都已被陈达封锁,咱们...\"
方正抬手止住他的话,目光扫过岸边摇曳的芦苇丛。
淮水在此处形成一个巨大的 \"S\" 形弯道,
南岸地势陡峭,北岸却较为平缓。
他摩挲着腰间的剑柄,突然开口:
\"传令下去,全军向西北佯动,做出强渡鹰嘴滩的架势。\"
\"可鹰嘴滩水急礁多,根本无法行船啊!\"
戴宗满脸疑惑。
方正嘴角微微上扬:
\"正因如此,陈达才会以为我们走投无路。
让张顺带三百水性好的兄弟,暗中携带羊皮筏子,
今夜子时在白鹭湾待命。\"
夜幕降临,淮水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陈达站在北岸高坡上,望着对岸火把通明的亮山军,
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方正啊方正,这次看你往哪逃!\"
他大手一挥,\"全军向鹰嘴滩集结,明日一早发起总攻!\"
子时三刻,白鹭湾的芦苇丛中突然传来轻微的划水声。
张顺带领着三百精兵,借着夜色掩护,悄无声息地划向对岸。
就在这时,上游突然传来轰鸣声,原本平静的河面瞬间涌起巨浪
\"不好!是涨潮了!\"
张顺大喊一声,\"大家稳住,贴着芦苇荡走!\"
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河水中上下颠簸,
士兵们死死抓住筏子,任凭冰冷的河水浇在身上。
一名年轻士兵不慎脱手,瞬间被漩涡卷走,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对岸的陈达听到动静,立刻派兵查看。
等他们赶到白鹭湾时,只看到几具被冲上岸的羊皮筏子。
\"哼,想趁夜偷渡?\" 陈达冷哼一声,
\"传令下去,加强戒备,明日天亮后全面追击!\"
第二天清晨,当陈达的军队赶到鹰嘴滩时,却发现这里早已空无一人。
正在他惊疑不定时,一名探马匆匆来报:
\"将军,方正的军队出现在三十里外的葫芦渡口!\"
陈达气得将马鞭狠狠砸在地上:
\"好你个方正,竟敢声东击西!全军立刻转向,给我追!\"
葫芦渡口,方正望着对岸密密麻麻的敌军,心中暗暗捏了把汗。
这次渡河,他特意选在清晨雾气最浓的时候,
但陈达来得比预想中更快。
\"兄弟们,成败在此一举!\"
他拔出长剑,高声喊道,
\"架浮桥,渡河!\"
士兵们扛着木板冲向河岸,却被湍急的水流一次次冲散。
陈达站在对岸,看着亮山军狼狈的样子,放声大笑:
\"方正,你以为这样就能骗过我?放箭!\"
霎时间,万箭齐发,破空声呼啸而至。
方正眼疾手快,一把将身边的新兵按倒在地,
羽箭擦着两人头顶飞过。
\"不要慌,稳住!\" 他大声喊道,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就在这时,一阵狂风突然刮来,吹散了河面上的浓雾。
方正抬头一看,心中大喜
上游漂来大量的枯枝败叶,正是前日派人在上游收集的。
\"快,用绳索将木料连起来!\" 他当机立断。
在陈达的军队还没反应过来时,一座简易的浮桥已经搭建完成。
亮山军踩着浮桥,冒着箭雨快速渡河。陈达急得直跺脚:
\"给我冲!一定要拦住他们!\"
两军在浮桥上展开了惨烈的厮杀。
一名士兵被长矛刺中,身体晃了晃,坠入河中。
他的惨叫声被湍急的水流声吞没,转眼便不见了踪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