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从黄埔开始 > 第294章 激变

第294章 激变(2/2)

目录

在众人争论之际,参谋长走到巨大的华北地图前,手指沉重地划过保定:“少帅,诸位,此事非同小可。中央军驻防保定,其战略意图有二,皆对我军不利。”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其一,是监视。 我东北军主力分布于平津、河北一线,保定位于我军侧后。中央军在此驻扎,等于扼住了我军南下的通道,并将我们置于其监视之下。这是信不过我们。”

“其二,是定调。 此举表明,南京司令的‘攘外必先安内’之国策未变。他将中央军置于华北腹地,不是为了北上抗日,而是为了稳固关内,防范‘内乱’。这个‘内乱’,既包括共产党,恐怕也包括我们这些‘杂牌军’。”

这番话让所有人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它意味着,南京政府高层已经放弃了在短期内收复东北的幻想,并将战略重心转向了内部的整合与控制。 对于一心想打回老家去的东北军官兵来说,这无疑是兜头一盆冷水,浇灭了他们心中残存的希望之火。

在整个过程中,少帅大多时间沉默不语。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当前的困境。作为东北军的最高统帅和华北的军政长官,他承受着内外双重压力。

对外,他必须 服从中央的政令,维护“统一”的局面,对内,他必须安抚麾下将士日益激愤的抗日情绪,并维系这支庞大军队的生存。

他知道,兄弟们说的都有道理。中央军的举动,充满了不信任。但他又能如何?强行对抗吗?即便东北军彻底与中央决裂,南京政府始终占据着中华合法政府的身份东北军必背上“叛军”的罪名,如果在失去东北后再失去关内的立足之地。那么东北军的命运就是浮云,而且和南京一旦翻脸

最终,他抬起头,用疲惫但不容置疑的声音下达了命令:

“传令各部,严守防区,不得与中央军发生任何摩擦。。’”

命令下达后,会议室里只剩下无声的叹息。几位将领互看一眼,眼神中充满了无奈、不甘与悲凉。他们明白,少帅的选择是当下最现实的、最无奈的“生存之道”。

这种弥漫于整个东北军中的被猜忌、被压迫的悲愤情绪,与“打回老家去”的迫切愿望交织在一起,不断地发酵、积累。最终,这些情绪将在四年后的1936年,在西安找到那个震惊中外的突破口,他们用一场兵谏,强行扭转了国家的航向。 而1932年在保定感受到的那份屈辱与绝望,正是埋下这场惊天事变的重要种子之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