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定标尺(1/2)
周嘉诚语气恳切,目光扫过桌上的规划书后,继续说道:“贵县拒绝那些不合理条件的态度,我很佩服——这说明陆东是真心想做产业,不是急着拉企业凑数招商引资的政绩。”
“我们这些做企业的,到一个地方投资产业,首要看中的条件不是资源,而是地方党委政府的态度。”
“地方党委政府的态度和支持才是决定一个产业发展前景的关键。”
周嘉诚话音刚落,王冬冬便把桌上的茶水往他面前推了推,接话道:“周董能看到这一点,说明您眼光独到。怪不得贵企业能做得这么大,当初我到贵公司考察时,就觉得贵司与众不同,原来是有周总掌舵。”
“咱们县的蚕桑种植在徐书记的带领下刚起步,但二十亿产业发展资金已经到位,省农科院也在咱们县设立了工作站,专家驻点全程助力,生丝产业的前景绝对有保障。”
“这点我已经核实过了,贵县确实很有魄力。”周嘉诚微笑点头,指尖点在规划书的核心条款上,“我不要免费土地,县里征收规划好土地后,我司按贵县工业用地价格购买。”
“税收也按县里统一的招商政策执行,这些虚的我们不图。”
“我司只有两个实际要求:第一,我们企业主打高端丝织品,对蚕茧品质要求高,希望县里能协调省农科院,和我们按市场需求联合培育定制化蚕种。第二,嘉诚丝业要成为陆东县的独家签约企业,在陆东县享有优先购丝权。”
说完,周嘉诚微微欠身,补充道:“各位领导,在商言商,这两条我希望能写进合同,并且请公证处进行公证。”
周嘉诚说完,会议室里的气氛立即因他最后一句话稍显沉静。
徐勃放下那份规划书,目光平静地看向周嘉诚,语气沉稳道:“既然周总快人快语,咱们也打开天窗说亮话。”
“协调农科院联合培育定制化蚕种,这事我现在就能拍板答应你。省农科院的专家本来就是为了陆东蚕桑产业来的,能和企业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对双方都是好事,这个事县里随时可以牵头对接。”
说完,徐勃神色又多了几分郑重,话锋一转道:“虽然周总的要求按照在商言商来讲是合情合理,但‘独家签约’和‘优先购丝权’,这点我们不能答应。”
见周嘉诚眉头微蹙,他继续说道:“陆东发展蚕桑产业,不是只为了引进一家企业,而是要打造成完整的产业链。后续我们还要引进缫丝、印染、服饰加工等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才能长久。”
“要是给了嘉诚独家优先权,其他企业怎么敢来?最终反而会限制贵公司的发展空间。”
徐勃说完,周嘉诚陷入了沉思……
展平安适时接话补充道:“周总,徐书记说的对。从长远看,产业集群起来了,原材料供应、物流配套、市场信息都会更集中,嘉诚作为先入驻的龙头企业,能享受到的红利只会更多,比独家购丝权更实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