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万国承盟约,沙棘永传芳(完结篇)(1/2)
永熙十六年的盛夏,波斯设拉子城的万国商馆前,五十余面代表不同国家与部落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万国贸易大会的最终日,来自欧亚非三洲的代表们齐聚大殿,共同见证 “全球贸易体系” 的正式确立 ——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跨越三大洲的和平合作盟约,而故事的起点,不过是漠北草原上那丛不起眼的沙棘林。
慕容轩手持鎏金权杖,站在大殿中央,展开《全球贸易总公约》的卷轴。卷轴上用联盟通用语、希腊语、阿拉伯语等十余种文字书写,明确了三大核心共识:其一,成立 “全球贸易协调委员会”,联盟为永久主席国,各国轮流担任副主席,负责统筹商路安全、关税调解与贸易仲裁;其二,设立 “全球发展基金”,由各国按贸易占比出资,用于推广沙棘种植、修建跨洲商路与救助受灾部落;其三,确立 “沙棘为全球和平象征”,每年秋分举办 “国际沙棘节”,促进各国文化与技术交流。
“从阿姆河的铁浮屠之战,到东海的跨洋远航;从喀尔巴阡山脉的残寇清剿,到桑给巴尔岛的友谊播种,” 慕容轩的声音传遍大殿,“联盟从未想过征服,只愿以沙棘为媒,让和平取代战争,让贸易连接文明。今日这份公约,不是终点,而是人类携手前行的新起点。”
话音刚落,拜占庭使者狄奥多西率先上前签字,他手中的羽毛笔在卷轴上落下工整的字迹:“拜占庭愿以丝绸与玻璃工艺,助力全球贸易;更愿将多瑙河畔的沙棘林,打造成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花园。” 大食国国王紧随其后,用金粉签下名字:“大食国将开放波斯湾至红海的商路,让香料与沙棘产品,沿着海路传遍每一个港口。”
桑给巴尔岛的智者卡玛尔,代表非洲部落在卷轴上按下象牙印章;扶桑国的小野道风,以邪马台国女王的名义写下 “东海永为友”;维京首领拉格纳则用北欧古文字刻下誓言:“北海护卫舰队,将永远守护跨洋商路的安全。” 五十余国代表依次签字、盖章,金色的印记在卷轴上连成一片,宛如跨越山海的友谊纽带。
签约仪式后,大殿外的广场上举办了 “全球沙棘成果展”。拜占庭的沙棘葡萄酒、大食国的沙棘香料、扶桑国的沙棘漆器、非洲的沙棘药膏…… 来自世界各地的沙棘衍生产品摆满展台,吸引着人们驻足围观。一位罗马商人拿起一瓶沙棘精油,惊叹道:“三年前,我从未听说过沙棘;如今,它已成为我商队中最受欢迎的货物 —— 这不仅是一种植物,更是改变世界的力量。”
林婉清站在展台旁,向各国代表介绍 “全球沙棘种植规划”:在欧洲,重点打造多瑙河沙棘产业带,缓解北方粮荒;在非洲,以桑给巴尔岛为起点,向撒哈拉沙漠边缘推广耐旱沙棘,改善生态;在南洋,将沙棘与香料间作种植,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在扶桑,培育耐寒沙棘品种,让海岛百姓冬季也有充足食物。“每一株沙棘,都是一颗和平的种子,” 她笑着说,“只要我们共同浇灌,终能让它在全球绽放生机。”
大会闭幕当晚,设拉子城举办了盛大的 “万国夜宴”。宴会上,各国代表载歌载舞:拜占庭的贵族们跳起优雅的圆舞,大食国的乐师演奏着悠扬的弦乐,维京战士们唱起豪迈的航海歌谣,非洲部落的舞者们踩着鼓点舞动,扶桑的工匠们展示着漆器制作技艺。慕容轩与林婉清并肩坐在主位,看着眼前这幅跨越文明的和谐画卷,心中满是欣慰。
“还记得咱们第一次在漠北见到沙棘时,你说它能守护百姓的生计,” 林婉清轻声回忆,“那时的咱们,从未想过它能连接起整个世界。” 慕容轩握住她的手,目光望向窗外的沙棘林 —— 月光下,橙红的果实泛着微光,宛如散落人间的星辰。“这不是咱们两个人的功劳,” 他说,“是每一个渴望和平的人,共同将沙棘的故事,写成了传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