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全看这一哆嗦(2/2)
此时鞑子援军冲势不减,加上第一批残存人马已经悉数撤出,两批人马一汇合,随即又有了冲破营地防线的底气。
士可杀不可辱!
玩了一辈子鹰,难不成还能被鹰啄去眼睛不成
尤其当他们发现营地内的明军士兵普遍都是往后方逃跑时,他们便觉得,这不过是一场因为自己疏忽大意而导致的小概率遇伏事件,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后边的持续打击来彻底扭转战局。
而鞑靼人在应付这种场面上,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
对付大明军队装备的火器,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距离……
因为大明的火器普遍射程较近,且准头也差,在百步左右几乎就没了杀伤力,但他们的弓箭射程却远超这个距离。
所以他们干脆就在营地边缘位置,借助火光照明,开始朝营地内进行抛射。
明朝士兵那边很快便出现死伤,只能找地方躲藏自空中落下的箭雨,双方陷入到一种中远距离对峙的僵局状况。
……
……
两侧山坳上。
当李孜省发现营地里战事开打,并且在开战初期大明一方占据一定优势后,眼下他们要做的,甚至无须谁去一线指挥作战,这边每个士兵都知道,眼下到了彰显大明军威的时候。
来犯的鞑靼人总数不过三四百人,而前后两批靠近营地的鞑子兵马合起来也才一百骑上下。
营地内光是埋伏的大明士兵就超过四五百人,且拥有先发优势,但即便这样,还是不能做到压着鞑靼人打,更奢谈痛打落水狗了。
鞑靼人在初期遭遇损失后,迅速稳住阵脚还能展开反击,以弓弩远程对营地内大明士兵形成压制,由此可见这批鞑子骑兵的精锐程度,也跟营地内的大明士兵没有组织起来列队冲杀有关。
不过很快,战场形势就发生了逆转。
大明这边有的是援军。
虽然鞑靼那边后续也有人马,但他们的数量固定了,李孜省这边好歹凑了三千多号人,虽然很多都只是跟着打酱油的角色,但在这黑夜里,大批人马举着火把冲杀奔出来,谁知晓这是精锐还是滥竽充数的杂牌军
“杀啊!”
喊杀声响彻山谷。
李孜省布置在山谷两侧的人马,于此时居高临下冲了下来,带着一股一往无前的气势,朝着下方的鞑子队伍杀奔而去。
其中大多数都不是骑兵,不过也不妨碍他们骑着牲口往前冲,很多人胯下都是毛驴,或者是骡子拉拽着板车满载着士兵往下冲。
冲杀的道路是精心挑选过且提前垒实了的,相对平坦,但就算是这样,骡子拖拉的板车还是太颠簸了,不少士兵滑落到了地上,有的是被晃下了板车,有的则是被抖得头晕目眩,干脆自己主动跳下来,靠两条腿往前冲杀。
下方的鞑靼人从没见过这种战术。
先隐藏在营地内对他们形成第一波打击,然后再从别的地方冲杀出来
既然你们一早就是为埋伏我们,那为何不一并在营地内埋伏,战斗一开始就跟我们粘上厮杀呢,如此我们弓马娴熟的优势不就不复存在了吗
他们不知道的是,李孜省和覃昌等人对于来犯的鞑靼人的情况没个清楚的判断,很怕鞑靼人来的数量太多,他们不知好歹发起攻击的话,有很大可能会把所有人都折在这里。
也就是因为今夜鞑靼人的人马数量不多,大明官兵一看有机可趁,这才兴冲冲地杀出来,准备捡趴活,否则的话……
鬼知道是应该往前跑还是往后逃,总归自己的小命最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