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陷阱(1/2)
第668章 陷阱
月色下。
鞑靼骑兵衔尾追击而来。
营地内,大明士兵伪装成牧民,正躲在各个营帐中,等待敌人的到来。
刚才冲出去的那个人,并不是他们中的一员,而是营地内一名牧民少年。
少年策马往营地跑来时,口中大喊大叫。
尽管大明士兵听不懂他“叽里呱啦”说了些什么,但大概能猜出,这其实是告诉他们,你们不主动迎击,想通过设伏来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我没办法改变你们的既定策略,只能以身做饵,现在我已把鞑靼人给成功带了过来,现在你们总没有逃避的理由了吧
鞑靼先锋骑兵靠近这个规模不大的营地时,并不觉得里面会有多少可武装起来进行反击的部族青壮。
或许到来前他们就已经搞清楚这个藏在山谷里的小部族有多微不足道,莫说现在已衰落式微,就算当年最强盛时,一个部族也很难凑出一百个能上阵杀敌的勇士。
现在竟还有人出来挑衅
真是活腻歪了!
当鞑靼骑兵逼近营地外围,大明官兵仍旧按兵不动,这下可把外面冲阵诱敌的少年给急坏了。
他骑马一头扎进自家营地,到处乱转,似乎生怕先前藏身在这里守株待兔的大明士兵都跑干净了。
因为以少年一贯的认知,大明官兵的确不太喜欢搞埋伏偷袭这一套,通常都是鞑靼兵马来了,他们躲在城塞里高度防备,一旦交上手,双方要么和气散开,要么就是大明一方撤退……
像今天这样守在营地里等对面来袭的情况,真是闻所未闻。
也正因为如此,不但少年没听说过,就连来犯的鞑靼骑兵自身也没听说过大明军队有这套战术。
其实也就是他们孤陋寡闻,当初王越领军出塞,偷袭威宁海,也不是以逸待劳,而是长途奔袭后对鞑靼部族老弱病残的一次屠戮。
眼前这个活跃于边境地带的小部族,要是明军也在这儿,早就开抢了,还用得着等鞑靼骑兵前来
问题就在于这次指挥作战的并不是大明九边重镇的官将,而是来自京师的李孜省和覃昌,他们采用的战术,显然跟边军将官惯常使用的套路大不一样,这直接导致了跟大明站在对立面的一方,完全没意识到对手还能使用出如此战术。
……
……
鞑靼骑兵直接杀到牧民营地的营门前。
他们没有贸然闯进去。
虽然在他们看来,取得对眼前这个小部族的一场胜利,乃大势所趋,是必然的事情。
但……小命毕竟是自己的,自己一方打胜仗固然可喜,而自己非跟无头苍蝇一般冲进去,冤枉地丢掉小命就得不偿失了。
用自己的生命,成全别人后续掠夺,赚得盆满钵满对不起,我们可不是圣人!
虽然心中气不过刚才那小子对我们放冷箭,但始终也没对我们造成实质性的伤害,那我们就来个照葫芦画瓢,也对着你们放箭,但跟之前那小子对我们放箭不同,这次我们放的可是火箭。
然后一根根点燃的箭羽,就这么被鞑靼骑兵射进牧民营地内。
随着营门口附近一圈帐篷起火,很多牧民和藏身其间的大明士兵狼狈不堪地跑了出来。
然后那群纵马追到营门前并悍然纵火的鞑靼人哈哈大笑起来。
在他们看来,眼前这群牧民实在太愚蠢了,竟派一个人去偷袭我们还想在这里设伏,准备杀我们个措手不及
不好意思,你们这点儿小心思,全在我们掌控中,眼下就该让你们知道对我们不敬的后果。
从着火营帐里跑出来的大明士兵,此时全都处于蒙圈状态。
我们埋伏得好好的,怎会突遭火攻莫不是被鞑靼人发现了我们的意图他们不冲进营地来,想把我们活活烧死
那我们岂不是败了
营地内设伏的主要是京营的老爷兵……不是说李孜省不放心王方和他的大同镇麾下边军将士,而是因为这次来的京营士兵装备了神枪和神铳,也就是那种跟手持火炮差不多的火门铳的热兵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