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魏国来使,使者是司马懿?(1/2)
众大臣骇然失色,连忙弯腰抱拳:
“谨遵丞相之令!我等誓死守口如瓶,绝不泄露天机!”
杨仪点了点头,面色缓和下来:
“好,诸位都是本相倚重之人,还望共同守护我大汉之根基利器!”
当夜,众臣亲眼见识天机阁神威,折服不已。
许多人直到散议出府,脚步仍有些飘忽,仿佛置身梦中,不敢相信在蜀汉境内竟已打造出如此惊世骇俗的武器。
而他们心中对丞相杨仪的佩服与敬畏,也愈发如滔滔江水,不可复加。
忙碌数日之后,这一夜杨仪几乎未曾合眼。
翌日清晨,他回到丞相府,正思索后续练兵细节,一名军机处密探匆匆来报:
“报——丞相,曹魏朝廷差人送来国书!”
杨仪闻言眉梢一挑,沉声道:
“呈上来!”
拆开一看,只见那魏国书信措辞客气非常,大意是:如今魏蜀两国连年交战,生灵涂炭,魏主曹叡有意修好,愿遣特使出访蜀汉,与贵国丞相晤谈,以通两国之谊。
国书末尾,特意写明此番魏国特使,正是镇守北疆的大都督司马懿,并随行携带数名学识渊博的名儒大贤,一同前来拜会蜀中贤士名流。
“司马懿?”
杨仪放下书函,目光微微一凝。堂下邹平见状,小心问道:
“丞相,曹魏此举……当真要与我蜀修好?”
杨仪冷笑一声:
“曹叡真有诚意求和,会遣司马懿这等谋臣亲自前来?”
“司马懿老谋深算,足智多谋,他此来,恐怕没那么简单!”
身旁赵统亦皱眉道:
“丞相所言极是。魏国那些穷酸儒生也罢了,可司马懿乃魏之智囊,若说只是做个使者跑腿,末将断不信。”
杨仪负手来回踱步,脑海中飞快思量。
自从数年前诸葛丞相辞世,他掌控蜀汉大局,一路开疆拓土,令曹魏连连受挫,不敢轻启战端。
可以说,当前局势对蜀汉极为有利。
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杨仪深知魏国并未善罢甘休。
曹叡这封国书的字里行间虽充满恭顺示好,其实难掩两层用意其一,恐怕正如杨仪所料,拖延时间,麻痹蜀汉,为魏国争取休养生息之机。
其二,则是想借遣使机会,派遣文臣儒士来我蜀炫耀国威,挫我锐气。
毕竟我军连下荆襄江东,正值士气高昂之际,魏人岂能不忌惮?
此番来者不善!
想到这里,杨仪嘴角泛起一抹玩味笑意:
“司马懿啊司马懿,你千里出使,打的什么算盘,本相如何不知?”
“也罢,你想拖延,我便将计就计陪你周旋;”
“你欲炫耀文治,我偏偏以牙还牙,叫你有来无回!”
他当即吩咐道:
“传令下去,即刻召集在蓉文武,入府商议!”
“诺!”
左右亲随飞奔而去。
不到半个时辰,蜀汉朝堂众重臣再次齐聚丞相府议事厅。
杨仪将魏国来书传阅一遍,直入主题:
“诸位,此番曹魏派司马懿为使者前来,必有深意。我等务必慎重应对。”
“诸葛丞相生前与司马懿斗智斗勇多年,此人不可小觑。”
刘巴愤然道:
“和谈是假,探我虚实是真!丞相,干脆不予理睬,闭门却之如何?”
杨仪摆摆手:
“不,此举关系两国颜面,不可贸然失礼。来者是客,我们且礼数周到地欢迎。只不过……”
他目光一厉:
“要让魏国使团见识到,我蜀汉远非当年可比!不仅武备精良、兵强马壮,文治教化也不输他们中原。”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正该如此!”
“末将愿率禁军于郊外迎接,必要时给他们个下马威!”
赵统抱拳请命道。杨仪微微一笑:
“不忙,魏使行程远,尚有时日准备。我等且分头行动:其一,立即檄文各州郡,广邀饱学鸿儒、才子佳士前来成都。”
他看向掌管礼仪教化的官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