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白莲教〔上〕(2/2)
"的二号人物,如今却真真切切的出现在他们眼前,实在是他们此生修来的福分!
"免了。
"
"诸位可有要事?
"随意的摆了摆手之后,这汉子便将炯炯有神的眸子在场中众人的脸颊上逐一掠过,并波澜不惊的询问道,似乎早已习惯了这等受人
"追捧
"的场面。
他本姓王,因为幼年儿时家贫,一直未能拥有个像样的名字,直至成年之后,恰逢元末天下大乱,他便学着戏本话剧中的那些枭雄,为自己起了一个诨名,唤作
"金刚奴
"。
在昔年天下大乱的时候,作为芸芸众生中,不甘于寂寞的一员,他果断投身
"红巾军
",在军中摸爬滚打了几年,后重新回到甘肃老家。
因为不通文墨,难以找到赖以为生的差事,且生性豪爽,喜好结交朋友的缘故,他当兵时攒下来的那点银钱很快便被挥霍一空。
恰逢此事,他接触到了在
"红巾军
"当兵时听说过的
"白莲教
",并靠着一身军中本事,以及豪爽沉稳的性子,迅速在
"白莲教
"站稳脚跟,并逐渐到
"白莲教
"的核心人物。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方才有些惊恐的意识到,这
"白莲教
"虽然遍布天下,吸纳信徒千千万,就连那些高官勋贵,富绅豪商们也对其深信不疑,但高高在上的
"教主
"却是他的同乡田九成。
仗着教中信徒们的
"孝敬
",他早已在家乡购置了大量的田产地契,过起了醉生梦死的生活。
这一次之所以乔装打扮,冒险从甘肃老家来到这南京城中,也是为了安抚教中新收纳的一些身份显赫的
"信徒
",为其表现教中的
"神迹
"。
回想起自己昔日从军中那些袍泽手中学会的
"戏法
",王金刚奴便忍不住露出了些许讥笑,全然没有察觉到在场众人脸上的激动和不忿。
"回禀将主,属下刚刚得到消息,老皇帝刻薄寡恩,纵容其子朱棣在杭州府烧杀抢掠,将杭州府闹得天翻地覆,无数百姓为之哀嚎。
"
"属下斗胆,老皇帝昏庸无道,其储君暴毙而亡,正是我白莲教揭竿而起,将其取而代之的时机。
"
"杀尽不平!
"
嗯?
闻听耳畔旁猛然炸响的呼喝声,王金刚奴脸上的笑容便是一僵,心中也是忍不住咯噔一声,只觉一股寒意扑面而来,让他忍不住吞咽了一口唾沫。
他在各地
"传教
"多年,见识过各种各样的信徒,心中自是清楚寻常的庶民百姓或许是对现状感到绝望,方才被他们白莲教的教义所吸引,心甘情愿的成为教中信徒,并拱手将家财献上,但那些在地方上有头有脸的富绅豪商,乃至于高官显贵们,却是另有所图。
例如,改朝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