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闷闷不乐的足利义满(1/2)
同一日距离大明本土足有数千里之遥的日本京都。
作为日本倭国的政治核心和经济核心,京都在选址扩建的时候,充分参考并吸取了隋唐时期的长安城和洛阳城,城池以贯通南北的朱雀路为轴,分为东西二京。
其中东京的建筑风格模仿洛阳城,西京模仿长安城,中间则为天皇所居住的皇宫,但城垣规模仅有长安城的五分之一。
因为日本的王公贵族们多居住在右京,而寻常的商贾百姓们居住在左京的缘故,作为日本国都的
"京都
"又有洛阳城的别称。
尽管在镰仓幕府执政期间,日本倭国的政治核心一度被转移至镰仓,但京都城依旧是日本国内规模最大的城池和天皇居住地。
数十年前,随着室町幕府将镰仓政权取而代之,京都也重新成为了日本的政治核心,足利家族也成为了日本倭国实际上的掌控者,视天皇如傀儡。
...
...
"将军阁下,您还在般闷闷不乐..
"
随着一阵窸窸窣窣的脚步声,一名脑后留有独特发髻,穿着打扮似是武士模样的汉子蹑手蹑脚的迈入了位于将军府深入的官厅中,朝着不远处负手而立,盯着窗外迟迟沉默不语的足利义满低语道,眼中满是不解。
作为室町幕府的第三代
"将军
",足利义满在年仅十岁的时候,便子承父业,被彼时当政的天皇封为
"征夷大将军
",成为室町政权名义上的掌控者。
因为年幼无知,室町幕府的大权一度被其
"家臣
"细川氏把控,但足利义满并未自暴自弃,而是通过短暂的蛰伏,最终一鸣惊人,顺利夺回了属于自己的权利。
不仅如此,足利义满在着手铲除了野心勃勃的
"家臣
"细川氏之后,更是开始着手铲除在各地拥兵自重的
"大名势力
",并得以巩固自己的政权。
就这样,有勇有谋的足利义满仅仅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便击溃了一度能够威胁到室町幕府统治的土岐氏和山名氏,足利义满也凭此功绩正式超越了自己的父祖。
更重要的是,就在前段时间,足利义满更是靠着一己之力,以和平谈判的方式,正是解决了日本内部持续了数十年的
"南北分裂
",使得日本倭国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
按理来说,在完成了此等煊赫的功绩之后,大权在握的足利义满却并没有因此而洋洋得意,反倒是变得闷闷不乐,甚至无心理会政事,惹得麾下的家臣们狐疑不已。
"是大内义弘啊..
"闻听耳畔旁响起的声音,在窗柩旁失神多时的足利义满缓缓转身,眼中涌动着异样的神采。
作为前不久才向他表示臣服的
"大名
"之一,眼前的大内义弘在替他促成
"南北统一
"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与此同时,大内义弘又深受中原王朝
"儒家
"的影响,对于皇宫中那位有实无名,早已沦为吉祥物的
"天皇
"尊崇不已,甚至在暗中酝酿谋划,试图恢复天皇的权利。
"将军阁下,何至于这般闷闷不乐?
"毕恭毕敬的行礼过后,瞧上去约莫四十余岁的大内义弘凝神朝着足利义满询问道。
"无事,只是有些疲惫罢了,大内君今日前来京都,可是有要事禀报?
"
念及大内义弘过往的功绩及势力,足利义满暂时没有与其撕破脸皮的打算,挥手示意其落座之后,便是主动试探道。
这大内义弘此前本是效忠于南朝天皇,仗着家族封地靠近朝鲜半岛,一直在暗中与高丽王朝和蒙元色目人进行海上贸易,并从中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假若不是由他主政的
"北朝
"占据了国内七成以上的疆域,兼之南朝的兵力实在有限,恐怕
"南北割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