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 > 第484章 陈仓半日可下!

第484章 陈仓半日可下!(2/2)

目录

这里也有几十上百种战法,但无论战法怎么变,总归逃不开“取舍”二字。

若是两军势均力敌(攻方兵力数倍于守方),这“蒜泥”必定是不能轻易放弃。

阻滞设施,一阻一滞,百五十步内,攻方要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方能接近城墙。

但若两军差距太大,比如陈仓黄忠三千兵力,而曹军兵力多出二十多倍,那这“蒜泥”,就好比糖醋蒜加了盐和姜,它不是个味。

说白了,这等阻滞设施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作用有限。

那要怎么守城呢?

老黄忠的办法,就是仗着曹军并无破坏城墙的器械,坚守城头。

箭矢数量有限,更兼城中弓箭手不多,如若耗费箭矢和力气,以壕沟迟滞曹军,以弓弩射之。

一来,曹军先头步卒多有披甲,箭矢易伤人而不易杀人。

二来,曹军以散兵负土疾走,奔至护城河边,丢下包袱便回,移动中,箭矢命中不易。

三来,蜀军虽是居高临下,射击目标却是移动的,而城下的曹军弓弩手却可以分别盯着墙头垛口,射击固定目标。

所以综合考量,老将军采用了最险,同时也是最能坚守的办法。

弃池守墙。

弓箭手开弓射箭可不只是技术活,还是个体力活。

唐代武举要求步弓手连续射六十支箭,可见这是比较有难度的一件事。

曹军填壕,耗费足有半日之久,那护城河却始终横亘在阵前。

自渭水开出的河道绕城三面,复入渭水,这可是个大工程。

“铛铛铛——”

随着鸣金之声响起,曹军散兵气喘吁吁的暂退回阵。

陈仓一矢未发,敌军却退了。

蜀军齐声欢呼。

“老子们挖了小半年的护城河,是你们想填就能填的!”

能填,但不是区区四五千散兵能填的。

此等流水河,若要填上,非巨石、泥沙一齐抛下,方能截断水流。

曹洪、徐晃二人自是知晓,只是这壕沟就在陈仓城下,蜀军怎会放任曹军聚集大兵一齐填河?

现在不放箭,显然是算准了散兵填不了坑。

前军方退,令旗又展。

号角声起,中军向前。

阵后,忽有数十上百的高大器械耸立,向着城墙缓缓推进。

城墙上,蜀军欢呼声一滞,人皆举目远眺,神色凝重。

“飞梯、井阑、云梯、冲车...那是...壕桥车?”

陈式面露惊讶之色,喃喃自语。

黄忠皱着白眉,心中亦有不解。

飞梯、云梯、冲车、井阑不足为奇,本就是攻城利器。

壕桥车也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出现。

但那车型怎滴看着像是赵林改良后的样式?

曹军阵中,曹洪手持马鞭,指着城头,笑谓左右曰:

“黄忠虽勇,不过一匹夫耳。竟妄图以区区三千兵马,挡我二十万之众,无异于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今既探明其虚实,又有如此攻城利器,我已料定,陈仓半日可下!”

那先前填坑的五千散兵,竟只是试探陈仓守军的诱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