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绑定生子系统后成为人生赢家 > 第736章 种田文里的边缘人(38)

第736章 种田文里的边缘人(38)(2/2)

目录

天冷了下来,身上的衣服变得厚实。

沈瑶在休息一段时间之后,又恢复了每天上班下班的日常。

江晟在幼儿园如鱼得水,完全不像刚开始的时候还会耍脾气,可见时间真的能改变人的想法,哪怕只是小孩子。

江寒州赶在年节之前返回京市,这个时间段正值影视热潮,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热闹的很。

公司新出品的几部剧都还不错,公司也在争取几个比较好的档期,尤其是电影排期方面,差的一点半点,耽误的都是到手的真金白银。

档期还是需要江寒州出面联络,尤其是给院线的安排,资本赚钱,但也不是没有人情世故。

除非是杀出来的黑马,不然资本肯定是先可着自己赚钱,毕竟每一部电影上映都需要分给院线一部分钱,谁给的多谁就能多排到档期,资本就是这么现实。

江寒州每天基本上都喝的醉醺醺地跑回家,沈瑶一边嫌弃一边心疼,有心说不用这般拼命,他们的电影质量还算不错,就算没有特殊安排也能争取到档期,何必将自己搞得这么狼狈。

江寒州摇头失笑,他也不是真的喜欢喝酒应酬,拉过沈瑶悄咪咪地凑到对方耳边简单念叨两句,江寒州身体向后仰躺,整个人肉眼可见的放松下来。

沈瑶:……

沈瑶抬手拍了拍江寒州的手臂,“你是认真的?”

院线可不好经营,尤其是江寒州想入局的话,投资的钱不像影视方面,那可是动辄几亿十几亿的往里丢,就算这样也不一定能听响。

毕竟院线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就是短时间内很难看到收益,并且院线想要赚钱就需要源源不断地上新电影还要有观众看,眼下网络发达,不少观众都不愿意走进电影院看那些不着调儿的内容,除非碰见非常不错的电影。

可这种事有多难呢,基本上一年也碰不到几部。但光靠几部剧也不一定能赚钱,只能勉强维持院线运营,到头来还是亏损比较多。

沈瑶之前不是没想过搞院线,但她害怕陷进去出不来,有不少影视公司就是因为这样那样的投资生生将自己的现金流拖垮,最后不得不宣布破产。

沈瑶好不容易攒出来这么多家底,倘若江寒州把握不住,他们俩就非常容易一朝回到解放前。

家里有孩子,上面有老人,沈瑶是真的不想干这种容易回不了头的事,故而当江寒州说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

江寒州忍不住弯了弯嘴角,没有笑出声来,但却解释自己这么做的理由和用意,并保证不会亏损,或者说哪怕亏损,损失也在他们可承受范围之内。

“对赌?”自己怎么不知道江寒州这么敢想敢干。

“算吧,更多还是资金紧张,电影行业不好混,”江寒州抬手捏了捏酸胀的眉心。

入局院线经营,这并是江寒州的心血来潮之举,更多还是江寒州的深思熟虑,就和之前聊到的江寒州想进时尚圈,结果靠着公司出品的几部涉及到时尚内容的影视剧顺利打开局面。

虽说眼下这一块的项目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赚钱,但依旧也是公司的盈利项目,江寒州还打算将这些时尚因素融入到公司的日常项目里面,争取做到细水长流,而不是去赚快钱。

“院线的话,比较麻烦,”这里面有公有私,他们两个本就是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再入局院线经营,会不会涉及垄断,被上面重点关注。

别以为沈瑶的担忧属于胡思乱想,实际上这种一条龙服务不适合娱乐圈,掌握资源太多,很容易被杀鸡儆猴。

资本大了就不受自己控制,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整个局势,尤其是眼下都说经济下行,影视寒冬,电影和电视圈里基本没什么好的项目,能拍出来的也多是一些流量明星疯狂圈钱的玩意。

就算沈瑶身后有红柿网络提供大量的小说ip来稳住基本盘,但能选出来的演员就有限制。

不用流量明星,招商不给力,根本赚不回来钱。

用流量明星,用出去的钱就很多,何况还有营销,并且内里注水严重,不过是面子好看里子难看。

今年整整一年,公司这么多项目,能赚钱的也不过其中一小半左右,好在几部电影都是收入大头,不然沈瑶勤勤恳恳一年还要打白工。

江寒州眼下突然开口要搞院线经营,沈瑶是真的怕。

江寒州理解沈瑶的担心,不过自己开口也不是全无准备。

就像这次提到的院线经营,肯定是先需要手里拥有院线,才能在后续电影上映的时候经营起来。

江寒州瞄上的正是几个中小型院线,已经濒临破产边缘,平日里极少有人,完全就是指望逢年过节能来点电影吸引流量让院线有维持低成本运行的资金。

不过现在看来想达到这样的想法只会越来越难,因为电影整体质量不好,并且中小型院线的地理位置就偏僻,哪怕逢年过节也没有多少人去看。

“先入股,控制住局面,等到后续的资金到账再全部买下来。”

江寒州表示自己要走农村包围城市(小城镇优先,大城市稍后)路线。

沈瑶:……

“试试?”

能不能行先尝试一番,如果不成再撤资也不会迟。

试试就试试,江寒州完全属于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并且他自信,觉得自己不可能撞南墙。

在整个国内都其乐融融地过新年时,江寒州忙碌着入股这些中小型院线,他出的价格非常合适,并且占比只有整个股份的一半而已。

尽管其中有一部分中小型院线最终返回拒绝,但绝大部分还是很识时务的,知道眼下的回光返照不过是时间特殊,等到后面假期结束,院线又要恢复到原先的半死不活程度。

趁着有人入股赶紧回一下老本,这不比无望的坚持有用?

江寒州顺利地拿到了自己想要的院线经营权,它们多数都在位置偏僻或者比较远且经济不发达的小城镇,运营起来的难度非常大不说,关键还真不怎么赚钱。

好在江寒州也没指望靠着这些院线大赚特赚,不过是为了推自家电影的手段,到底还是自家的东西好用。

“今年还是将精力放在电影方面吧,”到时电影上映,和他们手里的院线互相配合搞宣传,说不准能有奇效。

“可以,正好手里的项目不少,”编剧也都是能拿出手的老人,眼下他们还真不怕拍电影。

夫妻俩一合计,直接召回正在散心的王导工作。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