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许多人跌落低谷,就爬不起来了(2/2)
有个学妹高考失利,没能考上想去的大学,她就觉得“我的人生全完了”,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连志愿都不想填。后来她妈妈带她去了偏远的山区,看到那里的孩子就算条件艰苦,也还在努力读书,她才慢慢明白,一次考试的失败,根本不是人生的终点。其实很多时候,低谷里的痛苦并没有那么可怕,是我们自己把它想得太严重,才让自己被困在里面。
另外,缺乏支持的现实,也会让人性里的无助感被无限放大。人不是孤立地活在世上,需要家人的关心、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善意,这些支持就像手里的拐杖,能让人在低谷时多一点力气。
可有些跌入低谷的人,却得不到这样的支持:有的家里人不仅不理解,还会指责“你怎么这么没用”;有的朋友怕被连累,慢慢疏远;有的甚至连个能说话的人都没有。这样的处境,会让他们觉得“全世界都抛弃了我”,心里的无助感越来越重,最后干脆放弃挣扎。
村里有个大伯,以前靠种地和打零工养活一家人,后来出了车祸,腿受了伤,不能再干重活。他想做点小生意,可家里人总说“你都这样了,别折腾了”,朋友也觉得他肯定做不成,没人愿意帮他。大伯慢慢就没了心气,每天坐在门口晒太阳,眼神里全是麻木。其实他不是不想好,而是没人给他一点信心,没人拉他一把,让他觉得自己就算努力,也没用。没有支持的低谷,就像一片没有边际的沙漠,让人看不到尽头,也没力气再往前走。
还有人性里习惯固化的弱点,会让人在低谷里慢慢躺平。人是习惯的动物,要是在低谷里待久了,就会慢慢适应这种糟糕的状态,哪怕知道这样不好,也没力气改变。
比如有人失业后,一开始还会每天投简历,可投了几次没回应,就慢慢懒得投了,每天睡到中午,吃了饭就刷手机,日子一天天混过去。他们不是不想找工作,而是在“投简历、没回应”的循环里,慢慢没了耐心,习惯了这种不用上班的日子,哪怕心里知道这样下去不行,也没动力再改变。
不过,也不是所有跌入低谷的人都爬不起来。那些能重新站起来的人,不是因为他们比别人坚强,而是因为他们能对抗人性里的弱点:他们会承认自己的脆弱,但不会被脆弱打败,而是在难过之后,慢慢找回勇气;他们会有逃避的念头,但不会一直躲着,而是逼着自己面对问题;他们会感到痛苦,但不会一直放大痛苦,而是试着看到生活里的希望;他们就算缺乏支持,也会自己给自己打气,慢慢寻找出路;他们就算习惯了低谷的日子,也会逼着自己改变,一点点找回以前的状态。
就像有的人破产后,从摆地摊开始,每天起早贪黑,慢慢把债还上,最后又重新做起了生意;有的人失去至亲后,把悲伤藏在心里,用照顾别人的方式慢慢走出阴影,最后还成了志愿者,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其实,低谷从来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每个人都会遇到低谷,重要的是能不能在低谷里守住自己,能不能对抗那些让人沉沦的人性弱点。那些爬不起来的人,不是因为低谷太可怕,而是因为他们被自己心里的脆弱、逃避、无助困住了,忘了自己其实还有站起来的力气。
就像黑暗再长,也会有天亮的时候;冬天再冷,也会有春天到来。只要不放弃自己,只要愿意一点点努力,就算跌入再深的低谷,也能慢慢爬起来,重新看到生活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