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假面星云(1/2)
阿圆突然捂住嘴,眼泪掉在稻种上:“爷爷的日记里写过,当年齿轮族先遣队失联后,蓝星的老稻农们自发往遗忘带的方向撒了三个月的稻种,说‘万一它们能碰到呢’。”
蚀影族首领的暗物质身体开始发光,他将自身能量注入土壤,遗忘带的尘埃突然泛起金属光泽——那是被暗物质激活的机械元素,正在重新凝聚成适合机械稻生长的“金属土”。星芽则将时间稻的谷粒碾碎,与蓝星稻须混合成“唤醒剂”,滴在每个裂开的种仁上。
当第一株机械稻破土而出时,播种站的时空膜突然泛起涟漪,浮现出先遣队队员的虚影。他们穿着破旧的防护服,正围在一起分食最后一块压缩饼干,其中一人指着屏幕上的蓝星地图说:“等稻子长出来,就给它起名叫‘牵须稻’,根须牵着蓝星的土,就像我们牵着家。”
虚影与现实的机械稻重叠的瞬间,所有稻种同时发芽,根须在金属土里织成张巨大的齿轮网,网眼处钻出蓝星稻的嫩绿苗芽。更神奇的是,稻穗上结出的谷粒一半是机械齿轮,一半是稻壳,转动时会发出《源稻谣》的旋律——那是两种文明的“牵须”,在被遗忘了五十年后,终于在同一片田里长成了彼此的模样。
“原来‘差点错过’不是消失,是在等‘双向奔赴’。”星芽看着先遣队的虚影笑着消散在稻浪里,突然明白爷爷说的“土地认情分”是什么意思。哪怕隔着五十年的时光、错乱的时空,只要双方都在心里为对方留了一寸土,根须总能找到缠绕的理由。
离开遗忘带时,“牵须稻”的谷粒已装满了“念想号”的货舱。星芽在播种站的石碑上刻下新的字:“它们没有被遗忘,只是在等我们学会‘寻找’。”石碑旁,阿圆埋了个“种子信”,里面是齿轮族老族长的录音,老人的声音带着哽咽:“孩子们,回家了,族里的机械臂都给你们修好了,就等你们的稻种结穗呢。”
消息传回跨星联盟的那天,齿轮族的机械塔挂满了蓝星稻穗,每个机械臂都系着根蓝星稻须。老族长推着辆播种车站在塔下,车里是新培育的“双向稻种”——外壳能同时适应金属土与黑土,根须自带“认亲”功能,只要附近有其他文明的稻种,就会主动缠绕。
“这才是‘跨星’的意思啊。”老族长的机械眼闪着光,“不是各长各的,是你往我这边伸伸根,我往你那边挪挪土,就算时空乱成麻,也能缠出条路来。”
蚀影族则用暗物质做了批“记忆囊”,每个囊里都装着一段“差点错过”的故事:有影族与光族祖先共同发现同源稻的记录,有音波族歌者为救晶体文明耗尽声音的乐谱,还有蓝星废城的老医者偷偷给齿轮族伤员送药的药方。“把它们种进稻田,”蚀影族首领说,“让稻子记住,我们差点错过的,远比已经拥有的更该珍惜。”
这年的跨星播种日,遗忘带成了新的朝圣之地。各族代表带着自己文明的“遗憾种”来到牵须稻田,将种子埋进金属土里:影族埋了“当年没说出口的道歉”,光族埋了“错过的合作图纸”,连最腼腆的静默族都埋下了段意识流——那是他们当年没能及时传递的预警,如今化作光纹缠在牵须稻的根须上,像在说“对不起,以后不会了”。
星芽站在播种站的石碑旁,看着孩子们把“牵须稻”的谷粒装进纸飞机,让它们顺着遗忘带的时空膜往更深处飘。其中一架飞机特别调皮,绕着她飞了三圈,翅膀上的字迹突然变得清晰:“下一站,去所有‘假装不在乎’的地方,种上‘其实很在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