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银翼星云(2/2)
小姑娘的纸飞机被风卷着,掠过博物馆的穹顶,飞向蓝星的高空。它穿过云层时,与一架正要起航的星际运输机擦身而过——运输机的货舱里,装满了前往银河系边缘的稻种,每一粒都裹着星砂与水晶粉末,像揣着两界的星光。
驾驶舱内,年轻的领航员正调试坐标。他的祖父曾是“蓝焰”行星的勘测员,临终前把一枚红蓝双色的稻穗交给了他,说“种子比我们更懂路”。此刻,货舱的温度控制系统忽然发出轻微的警报,他俯身检查时,发现是几粒蓝焰稻种从培育罐里滚了出来,正贴着舷窗的玻璃,仿佛在眺望远方的星海。
“别急,很快就到新家了。”领航员笑着把稻种捡回罐中,指尖触到稻壳上的星砂,忽然想起祖父的话。他调出航线图,终点是代号“银翼”的星云,那里的小行星带藏着丰富的液态氨,是团队筛选出的“最具潜力种植区”。但没人知道,这片星云的辐射强度是蓝星的百倍,稻种能否存活,仍是未知。
运输机在星海中航行的第三十七天,货舱里的稻种忽然有了异动。来自灵界的水晶稻种开始发光,淡蓝色的光晕在舱内弥漫,竟在舱壁上形成了一层薄薄的能量膜,将辐射隔绝在外;蓝星的星砂稻种则悄悄改变了外壳的结构,星砂凝聚成细密的鳞片,像给种子穿上了铠甲。领航员盯着监测屏,忽然明白:这些跨越了无数星球的种子,早已在演化中学会了彼此守护。
抵达银翼星云时,他们遇到了意外——小行星带的引力乱流比预测中强了三倍,运输机的左翼被碎石撞出了缺口。紧急迫降在一颗直径不足百公里的小行星上后,领航员发现培育罐的保温层已破裂,半数稻种暴露在强辐射中,外壳开始发焦。
“对不起……”他蹲在罐旁,看着星砂稻种的鳞片渐渐脱落,声音里带着哽咽。就在这时,灵界的水晶稻种忽然迸发出刺眼的光,将受损的稻种紧紧裹住,光芒穿透舱体,在小行星的尘埃中形成一道光柱。三小时后,当光芒散去,领航员震惊地发现:被包裹的稻种不仅没死,还长出了带着水晶纹路的新根,星砂与水晶的基因竟在辐射中完成了融合。
他们在小行星的陨石坑里播下了第一粒融合稻种。没有土壤,就用陨石粉末混合星舰携带的营养剂;没有液态水,就收集星云凝结的冰晶。第七天清晨,当第一株稻苗破土而出时,领航员忽然看到了祖父的影子——稻苗的叶片上,星砂与水晶交织成一张防护网,将辐射转化为生长的能量,根须则像银翼般舒展,牢牢抓住陨石坑的岩石。
“它们活下来了!”通讯器里传来团队成员的欢呼。更神奇的是,这株稻苗的花粉随着星云的气流飘散,落在周围的小行星上,竟让那些沉寂了亿万年的岩石,冒出了点点绿意。三个月后,银翼星云的小行星带,长出了第一片由稻浪织成的“绿毯”,星砂与水晶的光芒在星云中闪烁,像给银河系的边缘系上了条发光的绸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