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结果还真行(2/2)
唯一让人有点不踏实的,就是孙策和刘表。
蒋华强知道历史,对他们俩可不敢掉以轻心。
早早就撒出去一大堆探子,往荆州、淮南扎堆钻。
只要刘表或孙策有个出兵的苗头,他立马动手,绝不给机会。
就说孙策吧。
这人要是真敢反水,赵云马上带着驻守徐州的西凉铁骑杀过去,直扑淮南,直接把他老家掀个底朝天!
孙策是挺能打。
可那又怎样?
他手下连像样的骑兵都没有。
碰上赵云和三万西凉铁骑冲锋,他拿什么挡?
拿两条腿的步兵去追马?
淮南地势平坦,一眼望过去全是平地,没山没坎,想守都找不到地方。
就算孙策有三头六臂,面对铁蹄滚滚冲过来,也只能干瞪眼,急得抓耳挠腮,一点辙都没有。
再看刘表。
表面看像个老实巴交的老好人。
年年还给老董控制的朝廷进贡,装得很忠心。
可蒋华强清楚,这老家伙在原来的历史里,可是个搞事情的一把好手,搞风搞雨的本事不比刘备、吕布差。
要不是他在背后撑腰,张绣凭什么敢在宛城跟曹操对着干?
说白了。
当初张绣能赖在宛城不走,全靠刘表点头默许。
不光让他占着地盘,还暗中送钱送粮,当他的“挡箭牌”用。
可惜后来张绣听了贾诩的话,直接投降曹操了。
刘表白忙一场,丢了这枚棋子。
但就算这样,他也没闲着,一直琢磨着再找个新“挡箭牌”顶上去。
于是,从北方一路逃窜过来的刘备,在蒋华强眼里突然就成了香馍馍。
这才有了后来刘备能在新野安营扎寨、自立山头的局面。
不然你说说,刘表凭啥好心好意,把荆州北大门这么关键的地盘交给刘备?
刘表脑子进水了还是闲命太长?
天底下哪有白送好处这回事!
所以说,对刘表这个老狐狸,蒋华强心里早就提着防呢。
当然了,真让他睡不着觉的,其实也不是刘表。
而是黄祖手底下那支江夏水军!
那可是一支真正能打硬仗的水上铁军,不是吹的。
哼!这种玩意儿,握在别人手里不踏实,最好还是挪到自己兜里才安心。
在蒋华强脑子里,早就悄悄盘算起怎么把这支水军给撬过来。
呵,有些诸侯想背后算计他?
做梦去吧,下辈子投个好胎再来!
一直以来,都是他蒋华强压着别人打,轮得到谁骑他头上撒野?
淮南
九江郡
自从孙策一口气拿下淮南三郡后,他琢磨了半天,最后把大本营定在了靠近南边的九江郡。
说起来。
按现在的眼光看,九江算是南方的地盘。
可在汉末那会儿,因为长江几条支流绕来绕去,大家普遍还是把它当北方城池使。
此刻,议事厅内。
孙策和周瑜正面对面坐着,跟一个年轻后生谈事。
这人正是诸葛亮。
刚介绍完自己是谁、从哪儿来,诸葛亮正准备开口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