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纯属饮鸩止渴(2/2)
投降刘备?门都没有。
虽然刘备现在风头正劲,又有世家撑腰,看似前途无量。
但在王朗眼里,这纯属饮鸩止渴。
刘备为啥来江东?还不是在北方混不下去了,被一路撵着跑?
反观蒋华强,势力如日中天,迟早要挥师南下。
到时候,谁要是跟着刘备一条道走到黑,等着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
就算投降,他也只认蒋华强,绝不会低头给刘备当狗。
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当初他败给孙策后,压根没想过归顺,而是找机会跑路,远走交州,投奔了士燮。
那家伙是谁?江湖人称“土鳖哥”,最会苟,活到最后的狠角色。
加上交州那地方离中原乱局远得很,基本没啥战火波及。
士燮在那边扎根几十年,早就成了地头蛇,说一不二的土皇帝。
对王朗来说,逃去投靠士燮,算是保命最靠谱的路子了。
可几年后,局势又变了。
赤壁大战前夜,王朗辗转反侧,最后还是决定往北走,投了曹操。
他出身名门,祖上几代都挺硬气,加上自己文名在外,名声不小。
虽然没挤进曹操核心圈,但也混了个不小的位置,日子过得不差。
等到曹丕上位,王朗更是直接翻身。
贾诩一死,他立马接了太尉的位置,成了曹魏第二把手,风光得很。
说白了,王朗这人脑子灵,懂得看风向。
眼下会稽郡被刘备大军团团围住,形势危急。
可他心里压根没动过投降刘备的念头。
在他眼里,跟刘备混没前途,迟早被拿捏死。
就算真要投,也得找蒋华强那样的狠角色,而不是刘备这种靠嘴皮子吃饭的。
……
淮南,庐江郡。
城主府里,孙策正见一个老朋友。
准确说,是这人自己找上门,开口就要出来当官。
孙策一听,高兴得差点跳起来。
别人不知道这哥们有多能耐,他还能不清楚?
整个江东,没人比他更懂这家伙的本事。
更别说人家的家底了。
庐江周家,两汉以来牛气冲天,五位三公,十个九卿,随便拎一个出来都是顶级门第。
连他亲爷爷和太爷爷,都当过太尉,掌过天下兵权。
按理说,这种顶级世家的嫡长子,怎么可能瞧得上他孙策?
可偏偏,周瑜打小就跟孙策对脾气,俩人关系铁得很。
后来孙策跟着孙坚到处打仗,见面机会少了。
但周瑜隔三差五就写信来,信里不是安慰就是出主意,兄弟情分一点没断。
孙坚战死那会儿,孙策手里兵不多,人心也不稳,整个人都快崩了。
关键时刻,是周瑜写信劝他:别硬扛,先抱紧董卓的大腿。
孙策听了,立马转头当了蒋华强和董卓手里的刀。
虽然被天下士族骂得狗血淋头,说他是“世家屠夫”第二代。
但好歹保住了孙家这点家底,没被乱世一口吞了。
之前孙策也多次写信,想拉周瑜一起干大事。
可周瑜心里明白得很:
他们这种世家子弟,打心底里恨孙坚父子,觉得他们是砸饭碗的刽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