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第639章 英烈遗孤阿敏

第639章 英烈遗孤阿敏(1/2)

目录

江宁又满脸好奇地问道:“行了,小高,接下来你给我仔细说说阿敏的事。”

高文彩点头,随即满脸坏笑道:“启禀侯爷,当年老奴努尔哈赤起兵造反时,阿敏他爹舒尔哈齐坚决反对,还准备向朝廷通风报信,最终事情败露。

努尔哈赤直接下令把舒尔哈齐活埋了。

虽然后来努尔哈赤让阿敏执掌一旗人马,但镶蓝旗基本都是舒尔哈齐的旧部,还时常遭到努尔哈赤打压,在建奴里头总被排挤,干的都是最苦最累的活,往往出力不讨好,阿敏在里头混得实在不咋地。”

“恰巧刘兴祚也在阿敏军中,与咱们锦衣卫接头时,被阿敏发现了些蛛丝马迹。

后来这事传到老奴耳朵里,本以为刘兴祚要被下令处决,没曾想关键时刻阿敏跳出来为他作保,老奴才收了杀心。

从那以后,阿敏常私下找刘兴祚喝酒,每次都进行言语试探,话里话外透着想投靠大明的意思,甚至直言自己是流落在外的大明忠烈遗孤。

刘兴祚没敢把话挑明,可阿敏反倒越来越大胆,如今两人早已心照不宣,一起为大明传递建奴情报。”

“先前在辽阳城外,阿敏就曾与其弟济尔哈朗爆发激烈争吵,言语里直言要投奔熊总督。

就连先前毛文龙被建奴围困时,阿敏也趁机放了水,不然毛文龙十有八九就得交代在努尔哈赤手里了。”

江宁闻言,惊得半晌说不出话——他万万没想到,身为建奴四大贝勒之一的阿敏,居然想抱大明的大腿,还以“大明英烈遗孤”自居。

随即,他神色一凛,问道:“小高,阿敏想投靠大明,这消息靠谱吗?

可别被这小子阴了。”

高文彩点头,正色道:“侯爷放心,消息千真万确。从辽东传来的情报推测,阿敏确实是真心实意想投大明。

毕竟努尔哈赤对他的打压可不是一般的狠,时常在众将面前怒骂痛打他,还敲打他手下人马,甚至在镶蓝旗里安插自己人制衡他。”

江宁点头,当即道:“既然如此,立马密奏陛下,请求追封舒尔哈齐,赐谥号,再让宇文风把消息秘密传给阿敏。

等将来平定建奴,再昭告天下,说舒尔哈齐是忠于我大明的忠臣。”

高文彩应下,又问:“可侯爷,如今老奴病重,几大贝勒都在争权,咱们就不管不问,任其发展吗?”

江宁陷入沉思,结果其实不用多想,最后肯定是黄台吉笑到最后。

这老小子一肚子算计,浑身像长了八百个心眼,其他人根本不是对手,单看原本历史上的种种事迹,就知道他绝非善茬。

虽说刘兴祚和阿敏已投靠大明,但这对建奴根本造不成太大影响,黄台吉上位怕是板上钉钉。

不过,他觉得即便改变不了结局,这事仍有操纵的空间。

原本历史上黄台吉靠拉拢众人上位,自己完全可以利用阿敏和刘兴祚,把他的“合法上位”变成“非法上位”,让他名不正言不顺,光是内部矛盾就够他头疼的了。

打定主意,江宁一脸坏笑:“小高,让宇文风给刘兴祚和阿敏传信,一旦努尔哈赤病逝,就让阿敏率领镶蓝旗发动兵变,‘拥护’黄台吉强行上位。”

高文彩愣在原地,江宁笑着解释:“小高你想,努尔哈赤这几个儿子里,黄台吉最厉害,其他人根本不是对手。

老奴如今偏爱幼子,可多尔衮、多铎兄弟既无军功又无威望,镇不住场子,最后还是得黄台吉胜出。

咱们把他强行‘扶’上去,他就名不正言不顺,光内部矛盾就够他忙的了。”

高文彩若有所思,随即点头:“侯爷放心,卑职这就去办。”

江宁点头应下。

接下来的几天,他也彻底和众人一同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毕竟忙了这么久,总算有时间歇口气了。

此时的大明,北方蒸蒸日上,西南大力建设,唯独江南显得格外诡异,扬州、南京等地百姓对朝廷新政十分拥护,松江、镇江的民变却愈演愈烈,最后甚至爆发了奴仆反抗、杀死士绅的事。

江宁收到消息,脑中第一时间闪过江南奴变。

原本历史上,正因江南士绅、富商、地主剥削压榨过甚,才激起奴仆反抗,就连徐霞客的家人都在这场变乱中丧命。

他当即召集众人开会,看着桌上的急报,在场几人都陷入沉思,如今情况确实棘手。

士绅地主一边煽动百姓闹事,他们自家的奴仆又趁机反抗,简直乱成了一锅粥。

就在这时,一名锦衣卫匆匆来到无事堂外,禀报道:“启禀侯爷,卑职有十万火急的军情呈报!”

江宁点头,高文彩上前接过密报递给他。

江宁看完,气得脸色铁青,一掌拍在桌案上。

众人见状,皆面露疑惑,袁可立面沉似水地问:“侯爷,可是哪里又出了事?”

江宁沉声道:“这群江南士绅好大的手段,居然说动了盘踞在我国平湖的海贼头子李旦,准备让他出兵骚扰东南沿海!”

几人闻言,全都大惊失色,没想到这些江南士绅竟能说动这位传奇人物!

要知道,李旦可不是一般人,手下船只人马众多,各路商船都要给他交保护费,西洋诸国也得给几分面子,在倭国更是座上宾。

就在这时,一旁的朱由检猛地拍桌起身,怒声道:“如今这些江南士绅煽动民变,居然还勾结李旦!

他要是敢凑热闹,大不了打烂江南!”

江宁揉了揉眉心,没料到江南士绅的反抗竟如此疯狂,看来眼下只剩武力镇压这一条路了。

他当即调兵两万,由卢象升领军前往镇压民变。

同时给浙江巡抚范景文、广东巡抚南居益、福建巡抚熊文灿下令,命他们调集本省水师,严防李旦来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