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第630章 辞去爵位

第630章 辞去爵位(1/2)

目录

与此同时,临淮侯府内,李鸿济将儿子李祖述召回府中。

李祖述因协助平叛有功,并未被限制行动,返家时也未受阻拦,只是看着朝廷大军将临淮侯府围得严严实实,心中满是疑惑。

回到家中,见父亲李鸿济脸色苍白、神情憔悴,李祖述赶忙上前问道:“爹,这才短短时日,您怎么憔悴成这样?

还有门外那些官兵,是做什么的?”

李鸿济晚年苦笑,声音沙哑:“儿啊,爹今天叫你回来,是要向你交代后事。”

李祖述闻言,顿时惊得目瞪口呆,连忙道:“爹,您老别胡说!

您身体一向硬朗,交代什么后事?

是不是生病了?

儿子这就去请大夫!”

说着就要起身。

李鸿济却苦笑一声,喊道:“儿啊,别白费工夫了,爹的时间不多了。

临终之际交代的事,你可一定要记清楚!”

他顿了顿,缓缓道:“此次魏国公徐宏基等一众勋贵密谋起兵造反,其实最初,为父也一直在观望。

毕竟造反这事儿,成了便是荣华富贵,败了便是株连九族,稍有不慎,咱们李家就得烟消云散。”

“然而,为父看似是忍辱负重,帮助朝廷牵制住了徐宏基的二十五万兵马,实则是临时改变主意,把身家性命全押在了朝廷这边,说难听点,就是见风使舵、投机倒把。

府外那些官兵,都是姓江的派来的,为父如今被软禁在府中,不得外出。”

“姓江的也已经看出,为父不过是临时改主意投靠朝廷,并非从一开始就真心拥护朝廷。

刘半仙给徐宏基集结了二十五万兵马,可为父临时投靠朝廷,让这二十五万大军一刀一枪没动,全部原地缴械投降,南京城才避免了一场刀兵之灾。”

“若是真打起来,那姓江的早就做了万全准备,徐宏基等人绝不是对手。

再者,姓江的此人心机深沉,手段狠辣,而且做事毫无章法,一旦真打起来,说不定会大开杀戒,牵连无辜。

为父临时投靠朝廷,虽避免了一场大战,却也很可能打乱了姓江的计划……”

说到这里,李鸿济一阵剧烈咳嗽。

李祖述赶忙上前查看,只见父亲竟咳出了鲜血。

李鸿济用手帕擦去嘴上的血迹,继续对李祖述说道:“儿啊,自古以来,没人会看得起临阵变节之人。

就拿咱们先祖曹国公李景隆来说,建文帝时,他率领朝廷几十万兵马镇压成祖永乐,结果被打得丢盔弃甲。

等成祖皇帝兵临南京,他又与谷王打开金川门,迎接成祖入城,后来虽被封为武将之首,可短短几年后便被削爵软禁在家,咱们李家险些就此败落。”

“直到嘉靖年间,世宗皇帝为了笼络人心,咱们李家才被封了临淮侯的爵位。

结果此次徐宏基等人密谋起兵,为父又一次临阵变节,投靠朝廷。

不说朝廷怎么想,光是那姓江的,就绝不会轻易放过咱们李家。

事到如今,唯有献上为父这条老命,才能给你保留一线生机,毕竟你没掺和进这事里。”

听着父亲的话,李祖述顿时泪如雨下,赶忙上前抱住老父亲,哽咽道:“爹呀,没您说的那么严重吧?

您可千万别吓儿子!”

李鸿济苦笑一声:“儿啊,爹也就这一两日的时间了,得把事情给你交代清楚。

爹死之后,你立马去找那姓江的,不管是放弃爵位也好,戴罪立功也罢,一定要搭上姓江的这艘船。

如若不然,咱们李家恐有覆灭之危,只有搭上他的船,咱们李家才能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说到这里,李鸿济又是一阵剧烈咳嗽,却仍硬撑着对李祖述道:“儿啊,为父说的这些,你可一定要记住,事关李家存亡,千万不得大意!”

李祖述早已泣不成声,哽咽道:“爹,儿子都记住了,都记住了!”

李鸿济闻言,点了点头,又一脸正色地说:“儿子呀,今后务必尽忠职守,忠于国事。

咱们李家已经出了两代投降派了,今后绝不能再出现了!

将来光宗耀祖也好,战死沙场也罢,全看你的造化了。”

李祖述“噗通”跪倒在地,重重磕了三个响头,哽咽道:“爹,您说的这些,儿子都记住了!”

李鸿济点了点头,抬眼望着门外,自言自语道:“自古以来投降派从来没有好下场……如今本侯自行了断,也省了姓江的动手,只希望他能看在为父这条老命的份上,留你一条生路……”

说罢,他又是一阵剧烈咳嗽,口吐鲜血,气息渐渐微弱下去。

江宁几人返回南京城的当天夜晚,便收到了临淮侯李鸿济因病离世的消息。

得知消息时,江宁大感意外,经锦衣卫再三确认是“病逝”后,他心中也是一阵感慨。

原本他还打算将李鸿济纳入清洗名单。

江宁清楚,这老小子并非从一开始就站在朝廷这边,一定是看出了自己的行动,才临时投靠的。

对待这种两面派,江宁可不会手软。

谁曾想自己还没动手,李鸿济就一命呜呼了。

想到这里,江宁嘴角勾起一抹复杂的笑意:“人算不如天算啊,李鸿济,你死得可真是时候。

不过看在你避免了一场大战的份上,本侯便给你临淮侯府留一条生路吧。”

随后,江宁让人将老魏和朱由检请来一同喝茶。

二人刚到没多久,就见一名锦衣卫匆匆来到无事堂外,禀报道:“启禀侯爷,临淮侯世子李祖述在门外求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