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孝陵卫梅春(1/2)
回想起老朱说的话,和徐达那吃人的眼神,江宁仍觉得心中不安,又赶忙让人准备猪牛羊三牲及元宝、蜡烛、纸钱等祭品。
朱由检和老魏见了,都愣在当场,不知道江宁搞什么名堂。
老魏结结巴巴道:“侯、侯爷,您该不会是撞邪了吧?”
江宁赶忙捂住他的嘴,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小声道:“魏公公别乱说,会死人的。”
心里却暗自给紫金山上的老朱道歉,“太祖爷在天有灵,千万别跟我们几个小辈计较。
稍后我便去孝陵祭拜您老人家,多烧些元宝香烛。
您要有啥吩咐,直接给坐镇京师的朱兄托梦,您老要是嫌路太远,也可以给五弟朱由检托梦,他离得近。
总之千万别在找小子我了,毕竟我也不是你们老朱家的种,小子我实在是害怕呀!”
随后,江宁告知二人要去紫金山孝陵祭拜太祖老朱。
按照朝廷以往惯例,他们到南京后本该先去祭拜太祖老朱的,却因为南京勋贵这些人耽搁至今,如今总算有空,再不去祭拜一下老朱,实在说不过去了。
老魏很快找来留守南京的镇守太监周泰来进行安排。
众人在锦衣卫与皇明卫护卫下,数千人马浩浩荡荡赶往紫金山。
历朝历代的中国人,习惯上将长江下游名震山脉环抱,北接江淮平原,南抵太湖流域,的这片虎踞龙盘之地,称为金陵石头城。
这里紫金山如龙盘,玄武湖似镜开,秦淮河蜿蜒穿城,诸葛亮更在赤壁之前叹曰:“莫林地形,中山龙盘,石头虎据,此乃帝王之宅也。”
江宁望着近在眼前的紫金山,终于明白当年老朱为何将此处定为开国根基,即便自己不懂风水,也看得出这是绝佳宝地。
到了山下,便见大批盔甲鲜明的士兵守在那里,还有守陵太监。
这些腰杆笔直的士兵,正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孝陵卫。
在原本的历史上,南京勋贵纷纷投降满清时,唯有孝陵卫死守孝陵,血战至最后一人,堪称大明最后的血性。
就在这时一名身穿甲胄的中年男子迎了上来,剑眉星目,不怒自威,三缕长须飘在胸前,颇有儒将之风。
他赶忙行礼道:“臣孝陵卫指挥使梅春,见过钦差大人、信王殿下、魏公公、周公公。”
言语不卑不亢,自带威严。
江宁笑着回礼道:“梅指挥使无需多礼,今日本钦差与信王、魏公公前来祭拜太祖,还请引路。”
梅春点头:“钦差大人请。”
说罢领着众人向孝陵走去。
江宁对这位梅春略有了解,知晓他是名门之后,其先祖梅殷,乃是洪武朝重臣之一。
虽说是老朱的女婿,但人家梅殷可不是靠着尚公主混起来的,那是有真本事的,文武双全,上马治军、下马安民,更是一位儒学大宗师,深得老朱信任,还是托孤重臣之一。
可惜建文帝朱允炆不识人,把能用的不能用的人都用了一遍,也没有启用这位姑父。
成祖朱棣起兵时,梅殷手握十万大军镇守淮安,朱棣想要借道淮安,便派人去给梅殷打感情牌,梅殷也没客气,直接斩杀了朱棣派来劝降的使者,逼得朱棣只能改道。
后来朱棣登基,梅殷上交兵权,也没在和朱棣硬刚,却在入宫上朝途中被两名文官推入金水河淹死。
事后虽然朱棣处死了那两名官员,但后世多猜测是他朱老四授意的,至于真相难以考证。
江宁暗道:梅春是个人才,困在此地给老朱守陵实在屈才了,说什么也得挖走,想来老朱在天有灵也会原谅自己的。
众人走过神道,穿过金水桥,来到明楼前。
守灵太监与周泰来忙着安排祭祀大典。
江宁望着眼前景象,思绪仿佛回到两百多年前,那个太平乡的放牛娃,皇觉寺的小沙弥,淮西古道的游方僧,毫州城内的大头兵,一手提碗、一手提刀,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最终于洪武元年正月初四在南京祭天称帝,喊出“立国大明,建元洪武”的口号,让被打断几百年的汉人脊梁重新挺直。
世人对老朱褒贬不一,却无人能否认他的伟大。
开局一个碗,终成一个国,纵观华夏几千年,仅此一人。
元末乱世,南北汉人相互仇视,汉文化濒临消亡,是老朱横空出世,扫灭群雄、驱逐鞑虏,统一南北,重塑汉人民族认同感,收复燕云十六州,让蒙古人望风而逃。
即便有人说陈友谅、张士诚也能成事,可终究是老朱笑到了最后,陈友谅野心过盛,不择手段,张士诚偏安苟且,不思进取。
唯有老朱从起兵之初便立志“重拾汉家河山,重塑汉人脊梁”,此志未改,贯彻始终,一统天下后,老朱在北方大力推行汉文化、同时又下令去胡化,严禁百姓说胡语、穿胡服、习胡俗,愣是把分裂了几百年的南北汉人再次重新融合在一起。
也正因如此,后世无人敢在老朱坟头动土,因为那是挑战整个汉人的底线。
就在江宁恍惚间,周泰来与老魏已备好祭祀之物。
祭祀大典正式开始,江宁与朱由检上前,对着老朱的牌位行三跪九叩大礼,献上三牲。
随后由朱由检这位朱家子孙带头上香,又烧了许多元宝香烛,再行三跪九叩大礼。
江宁磕头时暗自嘀咕:“太祖爷,今儿个专门来探望您,也算尽了孝心。
您交代的事,小子记着呢。
您在天有灵,多保佑咱大明。
有事托梦给朱兄或五弟就行,别找我了,我毕竟不是老朱家的人……”
祭祀结束,众人准备返程时,江宁提议去祭拜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祁阳王李文忠三位开国功臣。
众人也无异议,便在梅春带领下前往进行祭拜。
这三位皆是江宁敬佩的英雄。徐达被老朱称为“万里长城”,堪称大明第一名将。
常遇春号称“常十万”,勇猛无双,堪称老朱的“人形外挂”,可惜中年早逝。
李文忠有“大明霍去病”之称,曾火烧蒙古圣地哈拉和林,被蒙古人视为奇耻大辱,是个实打实的狠人。
祭拜徐达时,江宁一边磕头一边默念:“中山王,您老叮嘱的事,小子记着呢,定给徐家留条血脉。
您在紫金山好好陪太祖爷唠嗑,就别再找我了,小子琐事缠身,实在经不起折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