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2006:从炒期货开始 > 第781章 历史宜粗不宜细!

第781章 历史宜粗不宜细!(2/2)

目录

他先给予了有限度的肯定,为后续的转折铺垫台阶;“回顾当年,大量的国企深陷机构臃肿、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的泥潭,不仅未能成为国家经济的有力支柱,反而成了沉重的包袱,严重制约了市场的活力与发展的步伐。可以说,当时的改制,是形势所迫,是时代潮流,已经到了非改不可、刻不容缓的历史关头。”

章长江首先将改制的历史必然性高高竖起,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大前提,随即,他的话锋如同溪流转弯,自然而圆融地导向了更深层的思辨:“不过嘛…”

他微微拖长了语调,目光扫过安心,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示,最终落回闵老身上。“我们需要明确认识到,评价任何一段历史决策,都不能脱离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时代局限性。我们不能站在今天的高度,以事后诸葛亮的眼光,去轻易否定当年在信息不完备、经验不充足、形势极严峻环境下做出的艰难抉择,那不仅不公正,也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他的声音逐渐变得凝重:“至于改制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比如国有资产流失、职工安置不当、乃至一些权力寻租的腐败现象,我很坦诚地说,这些尖锐的问题,的的确确是存在的,有些情况甚至触目惊心,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转型时期难以完全避免的阵痛,是客观环境与复杂人性交织下的产物,当年无论是谁坐在那个位置上主导这场前所未有的改革,这些挑战和问题,恐怕依然会出现,只是表现形式和程度或许有所不同。”

章长江在这里,巧妙地将具体决策者的责任,部分转化为了“时代共性”与“人性弱点”的范畴,他总结道:“俗话说得好,历史宜粗不宜细,在国企改制这个宏大而又敏感的议题上,为了维护稳定发展的大局,为了凝聚继续改革的力量,我认为,不宜、也不能搞全面翻旧账,更不能因噎废食,彻底否定国企改制的大方向。”

终于,章长江亮出了自己的核心观点,这也是真正想向闵老陈述的建议:“所以,这里面的关键还是在于‘抓大放小’!”

章长江右手掌心向下,在空中做了一个沉稳的“抓”的动作,“我们应该将有限的行政和司法资源,聚焦于那些情节特别恶劣、影响极其败坏、证据确凿的巨量国有资产侵吞案件上,选择几个最具典型性、最为民怨沸腾的案例,依法予以严厉查处,从严惩处,以达到震慑一批、教育一片、规范一域的效果!”

“如此一来,不仅回应了部分民意得关切,体现我们整顿经济秩序的坚定决心,而且避免了因全面清查可能引发的历史争论和社会震荡,确保我们的事业能够在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稳步向前。”

章长江的这番长篇大论,可谓煞费苦心了,既在一定程度上承接了安心指出的问题,承认了改制过程中存在的弊病,又巧妙地将讨论的焦点从“历史决策评价”这个危险领域,拉回到了“当下如何治理与规范”的相对安全的轨道上,更是提出了一个具有极强操作性的政治思路——“抓大放小,典型震慑”。

不过,闵老脸上的愠色并未完全消散,那双深邃眼眸中的锐利,仅仅只是收敛了些许,他并没有回应章长江,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安心,目光中包含着审视,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他似乎在评估,这个年轻人的锐气,究竟是源于无知无畏的莽撞,还是某种未经雕琢的赤诚。

差点坏事了!

见此情形,安心瞬间冷静了,章长江的话和闵老审视的目光,就像一盆冷水,浇熄了他心头的躁动,让他意识到,自己那番话蕴含的风险!

最终,安心抿了抿嘴唇,微微低头,避开了闵老的对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