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七零农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 > 第846章 做有钱人的生意

第846章 做有钱人的生意(1/2)

目录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不然以后建国服装厂名气打响了,别人问起衣服出处,只知道是‘建国服装厂造的’,这名字听着也太土气了!你看刘家的永乐服装厂,人家的大品牌叫‘丰韵’,不管啥意思,一听就透着高大上,难怪人家的衣服能卖上价!”

张建国闻言,认真琢磨了片刻,觉得张云这话确实在理。

他之前习惯用自己的名字“建国”命名,建国百货倒无所谓,毕竟是进货售卖,卖的都是别人的品牌;但建国服装厂不一样,产出的衣服都是自家的门面,要是名字不好听,顾客跟人谈论起身上的衣服,都觉得别扭可不行,甚至可能因为名字不上档次,直接影响购买意愿。

思索片刻后,张建国开口道:“那……男装就叫‘双喜’,女装叫‘丽人行’怎么样?”

这名字并非他胡乱而起:“双喜”和知名乒乓球品牌读音相近,之前“以球为桥”的建交活动让这两个字家喻户晓,自带传播度,容易让人记住;而“丽人行”取自古诗,既雅致又贴合女性心理,女人都想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当个丽人、贵妇,听着就有档次,还能和“丰韵”这类品牌掰掰手腕。

张云听后连连拍手叫好:“建国你不愧是大学生,肚子里就是有墨水!这两个名字又好听又好记,还透着文化味儿,准能火!”

张建国笑了笑,他心里很清楚,建国服装厂的核心目标,是做有钱人的生意。

之前他和卓秋白调查过,服装行业里销量和利润往往成反比,利润越高销量越少,而中高档服饰的市场空间最大——只要定价合理,用料扎实,做工精细,完全能做到利润和销量双丰收。

和张云敲定商标后,张建国马不停蹄地找来刘强,让他赶紧去相关部门申请注册,手续越办越好,今后只要提起“双喜”和“丽人行”,就得让人知道这是建国服装厂的优质产品!

刘强立刻接下任务,还主动提议:“张哥,我顺便请人再做一批吊牌出来,吊牌上印上咱们的商标和厂址,这样衣服看着更正规,顾客也更放心。”

张建国连连夸赞:“刘强,你现在考虑事情越来越全面了,就按你说的办!费用从厂里的账上走,务必把吊牌设计得精致些。”

由于服装厂刚起步,工人队伍还在磨合,张建国没有安排大规模生产,而是一边招聘新员工培训,一边让老员工小规模试产,先做出一批货看看质量,磨合工艺和流程。

他最看重口碑,如今江城不少人都知道建国服装厂,甚至有不少商户已经提前来打听拿货价,要是产出的衣服质量不过关,不仅砸了服装厂的招牌,还会影响建国百货多年积累的金字口碑,得不偿失。

可问题很快就出现了:招来的工人里,有常年做纺织的老手,也有刚放下锄头的新手,纺织熟练程度参差不齐,做出来的产品质量差距明显——有的衣服做工精良、走线工整、手感顺滑,有的却摸着粗糙,针脚疏密不一,甚至还有跳线、线头外露的情况。

虽然这些有瑕疵的衣服降价处理也能销售,但张建国并不满意。

他始终觉得,衣服穿在身上,舒服是第一位,其次才是款式。“佛靠金装,人靠衣装”,谁都想穿得体面好看,而他要做的是有钱人的生意,这些人的眼光最毒辣,对细节要求极高,绝不能敷衍。

要是服装厂的衣服质量时好时坏,跟开盲盒一样,顾客买一次失望了,下次就再也不会光顾,甚至会四处散播负面评价,砸了刚立起来的招牌,这个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张建国走进车间巡视,看到工人们干活都很卖力,没有偷懒耍滑的,便重点观察大家的操作手法和细节处理,很快发现有几位工人的手艺格外熟练,动作又快又标准,锁边、钉扣、熨烫都做得一丝不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