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章 鱼米之乡(2/2)
半个时辰后,城门打开,吊桥放落。张建兆、哥舒浩策马入城。
“罪臣拜见大将军!”马节跪倒在地。
“快起来。”张建兆将他扶起,笑道,“你投靠大秦,实乃大功一件,有何罪责。”
“我必向陛下禀报,予你封赏。”
“谢大将军!”马节松了口气。
哥舒浩环顾一圈,疑惑道:“那位程内侍呢?”
“他回朔方了。”马节忙道。
“这是为何?”张建兆愕然。
“程内侍说,他另有使命。”马节一五一十道,“他让下官砍了他一刀,带伤回返。”
“苦肉计?”张建兆讶然,“他有何使命,莫非……”
想到一种可能,他心中恍然。
安化城既得,其余九县在马节号召下,一律归顺。
庆州平定,张建兆迫不及待下令,直奔夏州,却见马节劝阻。
“大将军,下官愚见,先取灵州,再夺夏州。”
“为何?”张建兆迷惑不解。
马节娓娓道来:“大将军有所不知,灵州为关中之屏蔽,河陇之噤喉。”
“其北达阴山、西进河西、背靠贺兰山,既是交通枢纽,又是抵御东突厥南下的军事重镇。”
“此外,黄河流经,土壤肥沃,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之美誉。”
“夺取灵州,可占据其粮仓,就地取食,不必大老远运来。”
总而言之,夺取灵州,有百利而无一害。
哥舒浩拧眉:“夏州近在咫尺,纵然灵州险要,怎能比得上灭国擒王之功?”
张建兆迟疑不决。
马节劝说道:“夏州为魏国都城,驻扎重兵,仅凭三万大军,一时难以攻取,反倒陷入泥潭。”
“倒不如夺取灵州,断其粮道,届时,魏国不击自溃。”
闻言,张建兆一锤定音:“传我军令,往灵州进发。”
“遵令!”
马节暗赞,谁说张将军鲁莽,分明顾全大局。毕竟,此去灵州,万一迁延日月,让李元崇先一步拿下夏州,岂非叨陪末座?
……
延州,肤施城外。
李元崇眺望远方,笑道:“三秦锁钥,五路襟喉,果然名不虚传。”
延州地势险要,与灵州相比,也不遑多让。除了治所肤施,另有九县:延长、临真、敷政、金明、丰林、延水、延川、延昌与门山。
四万秦军已然驻留七日,却一直按兵不动,既不攻城,也不见他施展计谋。
马规元是个悍将,早已不耐:“节帅,您究竟有何打算?”
张将军与哥舒浩,已然拿下庆州,他们却仍在此滞留,徒劳无功,怎不让人焦急?
“稍安勿躁!”李元崇笑道,“索绥是个沙场老将,沉稳有度,绝非易与之辈。”
“眼下,还需静候良机。”
“什么良机?”马规元一头雾水,“难不成,他会主动出城一战?”
这些时日,索绥和马节一样,做起缩头乌龟来,铁了心坚守,毫无主动出击迹象。
这要等到什么时候?
李元崇成竹在胸:“无需强攻,会有人帮我们催他出城应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