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飞港城(1/2)
“豆角好吃,肉不好吃。”
李姝挑剔地用勺子将肉片扒拉开,只挑了碗里的豆角吃。
顾宁只看了她一眼,并没有什么,倒是二丫很不好意思。
“下次我做嫩一点。”
“没关系,她就是单纯地不喜欢吃肉。”顾宁夹了一筷子豆角放在了李姝的碗里,示意她好好吃饭。
“谢谢妈妈——”李姝倒是乖巧,是真听懂了妈妈的话。
李姝的脾气可大,但不犟,这一点算是应了顾宁的性格。
起来,两个孩子跟顾宁在一起的时间更长,受她影响更多。
顾宁从来不会跟孩子强调什么,或者硬逼着他们怎么做。
就看现在,李姝一个桌子,李宁一个桌子。
从一开始学习用勺子吃饭,无论祸祸的有多脏顾宁都不。
她就是有这个耐心烦,看着孩子从不会到学会。
李学武不一样,看着儿子吃饭吃的全身都是心里这个急啊。
“饭勺能往脑袋上举吗?”
他挑了挑眉毛,提醒儿子道:“饭得往自己嘴里送啊。”
顾宁只瞥了眼儿子,丝毫不在意米粒哪都是的状况。
“李宁学的快多了,有他姐姐参考呢。”二丫笑着夸了李宁道:“你看他吃的多香。”
“好好吃啊,一会儿姨还给盛,吃饱饱的,好长大个。”
“我要吃肉肉——”
李宁撅着油花花的嘴,手里的勺子指了饭桌上的盘子要肉吃。
“你跟你姐真能吃一块去。”
李学武用筷子夹了一块肉,用勺子切开了送到了他的盘子里。
李宁是真喜欢吃,笨手笨脚地用勺子挑不管用,直接上手抓。
“弟弟是馋猫——”
李姝告状道:“他在奶奶家还抢李唐饼干吃来着。”
“你不也吃了嘛,还弟弟。”赵雅萍笑着逗她道:“你比谁吃的都欢。”
“那是李唐给我的——”
李姝强调道:“我可没不像弟弟那样伸手抢。”
“是,李唐要是不给你呢?”
赵雅萍抬了抬眉毛,笑着看向她问道:“你不想吃吗?”
“我当然想吃啊。”
李姝吃着碗里的米饭,晃着脑袋讲道:“他要是不给我就揍他。”
“呵呵——”李学武轻笑着伸手碰了碰闺女的脸蛋,道:“你比你弟弟强不到哪里去,甚至更狠。”
“你跟大哥什么了?”
顾宁转头看向他问道:“那天吃饭的时候好像心不在焉的。”
“没事,就是给他提点建议。”李学武没在意地讲道:“看他实在是太闲了,有点嫉妒。”
“大嫂怕是在意呢——”
顾宁瞥了他一眼,提醒道:“大哥的性格本就沉闷,你再乱,他们要闹别扭。”
“你太瞧他们俩了。”
李学武好笑地给儿子分了肉,转头对顾宁道:“这两口子一辈子都不会吵架生气。”
“你就看大嫂对大哥啥样,再看大哥对大嫂啥样就知道了。”
他轻笑着摇了摇头,道:“其实大嫂也想让他动弹动弹,都快待废了,谁家老爷们这么惯着啊。”
“见天的没正事,不是泡图书馆就是蹲实验室,能有啥出息。”
他嘴角带着坏笑,对顾宁挑了挑眉毛解释道:“我让他考虑入职飞行器研究所,搞无人机项目。”
“那个无底洞?”顾宁好笑地看着他道:“你可真是好弟弟。”
“没事,他时间有的是。”
李学武没在意地讲道:“等大嫂上班了,他就更闲了。”
“我都怕他书看多了成弱智,一点人情世故都不会了。”
他歪了歪脑袋,道:“集团研究所现在的工作环境有点复杂,正好扔他进去锻炼锻炼。”
“万一不适应怎么办?”
顾宁提醒他道:“以大哥的脾气,别不会出什么事吧?”
“他?他最惜命了,比我更甚。”李学武自信地讲道:“谁出事他都不会出事。”
“上学的时候我跟同学打架他甚至都躲着走,很怕崩身上血。”
李学武吃饭快,先放下筷子,看向赵雅萍道:“你还记得你大姐夫第一次去你家的情况不?”
赵雅萍不知道二哥问的什么意思,疑惑地看着他。
“大哥第一次去丈人家,就因为听村里的粪坑子淹死过人,连上厕所都绕出几百米远去。”
“吃饭呢——”
顾宁不满地瞪了他一眼,嗔道:“你倒是吃完了。”
着话示意了李姝和李宁道:“给他们洗洗手,洗洗脸。”
“我来吧,不用你二哥。”
二丫吃饭也快,家里孩子多,早就习惯了抢饭吃。
就算来京城一年多了,可还是改不掉这种吃饭的习惯。
她本打算收拾碗筷的,这会儿抱起吃饱了还在祸祸米饭的李宁便往外走,李姝的情况更好一些。
家里有两个孩子就这样,老二啥都跟老大学,包括吃饭。
李宁就比李姝学吃饭早,李姝那时候一岁半了还不会用勺子。
“我来,我吃好了。”
见李学武去抱李姝,赵雅萍赶紧吃了碗里的饭,主动伸了手。
她也是习惯了,在这个家里生活了快一年,力所能及的都会干。
二哥回家的次数和时间很少,平日里都不用他,现在更不会用。
餐厅里只剩下两口子,顾宁也吃好了,放下了筷子。
“闻瀚泽的爱人怀孕了。”
顾宁看向他讲道:“那天晚上妈和老太太的。”
“是嘛?”李学武挠了挠脑袋,道:“闻三儿的补偿吧。”
“呵呵呵——”
似乎是想起了什么,他轻笑着解释道:“他也算罪有应得。”
“在家养伤那几个月明显看着是瘦了,费善英也不是善茬。”
“你怎么知道的?”
顾宁看着他问道:“闻瀚泽跟你的?”
“他?他才不好意思呢。”
李学武笑着摇了摇头,道:“是老彪子写信回来的,讲了他三舅在港城的光荣事迹。”
“港城好玩吗?”顾宁好像很好奇的样子,问道:“很繁华?”
“虚假的繁华。”李学武看了她一眼,认真地解释道:“严格意义上讲港城都没有自己的货币。”
他没有讲太多,只是简单介绍了港城的基本情况,以及社会现状。
市民的生活顾宁不会喜欢听,她只是好奇为啥有人对港城念念不忘,趋之若鹜。
最近有传言到了京城,涉海逃跑的人成片成片的淹死。
“我23号走,你找个时间去看看她,带点鸡蛋啥的。”
李学武想了想,给顾宁交代道:“约毓秀一起去,大嫂可能走不开,你们也是个伴儿。”
顾宁的性格改变了不少,或许是孩子们磨的,或许是李学武不在家的这一年她也被动地得到了锻炼。
能主动沟通,也能对上心的事表示关注,甚至会训人了。
不过在外面她依旧是冷冰冰,对谁都是淡淡的表情,看起来好像不是很好相处的样子。
这只是一种保护色,其实她只是不习惯跟陌生人相处。
你看她是医生,坐诊的时候就不会这样,跟患者是能正常沟通的,不过讲的也只是业务相关的。
其实顾宁这样的性格在医院里并不算特立独行,更复杂的有的是。
她今年研究生毕业后升了主治医,算得上年轻有为,是医院着重培养的对象。
因为大学习活动的缘故,现在全京城的医院都缺医生。
病患的数量是不会因为大学习活动而减少的,所以医生的任务量加重了,她也算赶上好时候了。
这么好像不太人道,但情况就是如此,如果不是那些老登和中登们调走了,哪有他们这些登上场。
医生绝对是个成长型职业,再好的手术医也是从无数台手术锻炼出来的,没有人学个一两年就什么都会,只有病患的数量上来了,他们的技术才能水涨船高。
顾宁这两年可算是累着了,医院的老教授为了带她出徒,几乎每天都有手术,手术结束还得坐镇。
不好听点,熟能生巧,就这么训练,李学武都能混身白大褂。
你还别,给你做手术的还真不一定是专业的,有可能是学经济学的,通过什么4、8的上来的。
你看着大夫给你下刀胆虚,他拿着手术刀看你也胆虚。
你跟大夫这是我第一次上手术台,大夫笑了,告诉你很荣幸,这也是他的第一台手术,惊喜不?
当然了,顾宁不是这种奇葩方式培养出来的,四年的医学院加上一年的前线轮训,回来以后又跟着教授学习,直到疯狂地跟着做手术。
这两年李学武看着顾宁都觉得心疼,白天要忙工作,晚上还得挤时间看大部头,更找机会跟父亲李顺学了中医学,是要全面发展的样子。
她对事业就是有这样的热忱,性格上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
心思单纯,表现的就更加专注,年轻也有把子力气,支援前线的经历更让她以下刀稳准狠着称。
快了,照这样发展下去,她早晚会成为她们医院的“一把刀”。
晚上睡觉前李学武习惯性地看了会书,顾宁却没去书房。
“你要去多久?”
她洗漱过后拢了拢头发,看着躺靠在床上的李学武问道。
李学武则抬起头看了她,回道:“不确定,正常的话一周左右。”
“什么算不正常状况?”
顾宁微微皱眉问道:“会有什么危险?”
“呵呵,不是危险。”李学武放下手里的书,向她招了招手解释道:“如果合作谈不完,或者业务量超标了,就得延期回国。”
“必须一次性谈完?”
顾宁不太理解,没有应他的招呼坐过来,而是坐在了床脚的位置蜷起腿看着他问道:“必须的?”
“为什么这么问?”
李学武歪着脑袋打量着她,问道:“你不想我出差,或者出去很久吗?”
“没有——”顾宁扯过被子盖在了腿上,淡淡地道:“听国外很危险,有些地方也不太平。”
“确实如此。”李学武躺在了床上,侧着身子看了她讲道:“那里是北苏的地盘,这一次去不一定能讨得到好处。”
“不过上面的意思是,不试试哪里知道不能行?”
他伸手挠了挠顾宁的脚丫,讲道:“上面对集团寄予了厚望,是希望我们能拿下更多的技术合作,如果能达成商业合作就更好了。”
“不是很理解,你们明明有更好的选择,不是吗?”
顾宁好像突然对他的工作有了兴趣,问道:“你们不是跟法国的公司、日本的公司有合作吗?”
“你的没错,我们是有合作的渠道,包括技术和销售合作。”
李学武想了想解释道:“但这些技术合作以及市场渠道不是白给我们的,是带着很多附加条件的。”
“这些国际贸易企业与红星钢铁集团合作的本质是褫夺咱们的廉价劳动力,用技术诱换生产。”
既然顾宁想知道,那他便认真地解释道:“我们想换个方向获取技术合作,甚至是贸易交流。”
“只有公平的贸易才是长久的,技术合作也是一样。”
他歪了歪脑袋,道:“如果我们能从东德引进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便会对这些已经展开合作的企业产生压力,这代表我们有备用选项。”
“而拥有现在这些合作企业,也会对东德的企业产生压力。”
李学武抬了抬眉毛,道:“这样我们在谈判的过程中会占据一定的有利姿态。”
“当然了,技术合作的本质还是贸易合作,我们也急于打通华约国际市场,能把产品卖出去才是解决企业经营的根本问题。”
躲着李学武的怪手,她又问了几个问题,都是关于他工作的。
李学武都一一详细地解答了,就像当初他承诺的那样,只要是她想知道的,只要是他知道的都会毫无保留地告诉她。
看着她的反常,李学武试着问道:“今天问了好多,是遇到什么事了吗?”
“没有——”顾宁低着头想了想,这才抬起头看了他讲道:“是有同事问关于你的事,我才发现自己对你的事一无所知。”
“呵呵,没关系的。”
李学武坐起身将她拉进了怀里,轻声哄着她,安慰道:“再有人问起我,你就我最近负责涉密项目,就连你也不让问。”
顾宁轻轻推了他,这坏蛋负责的项目有没有涉密她不知道,但她知道他的手“涉密”了。
***
时间就在不断召开的会议中过去了,李学武都不知道从回来那天算,到现在他参加了多少次会议。
红星钢铁集团可没有扯淡会,这是机关工作管理条例明确杜绝的,一切会议必须有目的和结果。
这些天他参加最多的会议便是出发前的准备工作会议。
港城那边的服务和支持人员已经提前出发去东德,红星钢铁集团组建的谈判团队也经过了集中培训,在三天前前往港城转机。
而此前负责初步谈判的高雅琴和董文学也终于在23号这天松了一口气,剩下的工作就交给李主任和秘书长李学武了。
两人并没有乘坐红星一号飞往港城,而是随团乘坐国行飞机出行,没别的目的,就是一种意义。
“领导,年轻十岁啊。”
王露在走廊里遇见穿着西装的李学武,笑着赞了一句。
李学武平日里刻意穿得老成一些,看起来更像是三十岁的人。
这一次按出行要求,统一着装,李学武便穿了西装,看精气神更像是新郎官。
同李主任的大腹便便不同,李学武身姿挺括,穿西装更精神。
起这西装来,李学武身上的虽然是统一配发的,但却是经过大修的。
这个年代的西装可能很少有人记得,甚至是见过。
宽松的,没有任何修身样式的,穿起来更像是麻袋罩在身上一般。
如果肚子大还好一点,能把西装撑起来,不然穿这种统一配发的宽大不,还不好看,有点沐猴而冠的意思。
李学武的衣服刚领回来的时候也是如此,最大号,特宽松。
他瞧不惯,打电话让沈国栋将他和李怀德等人的衣服都拿去一监所,请李师傅重新修裁。
李广年也不知道是如何操作的,反正按照李学武的要求,腰身和裤子都进行了处理,穿起来特别的挺人,还舒服得看。
李怀德最初本没注意,直到试穿以后才觉得这里面的道多。
等两人从办公室里出来这么一亮相,机关里见着他们的职工纷纷投来了惊讶和羡慕的目光。
集团领导出行本就能吸引到足够的目光,再看他们异于往常的穿着,更是吸引眼球了。
从集团总部到京城机场这段路,那必然是老李的大红旗啊。
每次乘坐这台车,李学武都有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
可当回头看看日渐苍老,精神枯萎的老李,他又熄了这个念头。
高处不胜寒啊,老李在这个位置尤其难,尤其是今年难。
处理的那些人和事,哪一件不需要通过他来判断和协调。
你要他不懂业务,以前主要发展业务的时候他还很轻松。
但当集团开展组织工作和人事工作变革的时候,他非常的累。
你要问他能累到什么程度,这么形容吧,周苗苗也好,韩露也罢,亦或者是后来者这一年可算是放了个大长假,很少能见到他。
再一个,老李的身体出了状况,健康不是很好,所以越来越珍惜他那点为数不多的精气神。
这精气神可不是通过补药就能补回来的,那些酒他可是喝过了的,也没见他再敢不间断地尝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