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开局杰顿幼体,进化从环太平洋起 > 第502章 研究生物,奇异光柱

第502章 研究生物,奇异光柱(1/2)

目录

杰顿悬浮在浓得化不开的迷雾中,化作一个沉默的观察者,庞大的身躯几乎与这片混沌融为一体。

他那综合了多种感知模式的“视觉”,已经将周围数公里内的生态圈扫描了一遍又一遍。

一个初步的、基于残酷竞争法则的生态系统模型在他强大的生物脑中构建完成。

然而,模型越是清晰,那个核心的异常就越是刺眼——所有生物共有的、与背景迷雾同源的异常能量印记。

被动观察所能获取的信息已经接近极限。是时候进行更主动的……“采样”了。

没有预兆,杰顿体表那些装甲纹路微微亮起。

他直接采取了一种更高效、更具渗透性的方式。

一种极其细微的、肉眼不可见的莹蓝色微粒,如同被微风吹落的蒲公英种子,飘落进入了地面。

斯非亚细胞。

启动!

它们如同饥饿的蝗虫,却又带着明确的指令:不是吞噬,而是侵蚀、解析、同化。

斯非亚的微粒如同拥有意识般,优先扑向了最近的生命反应源——那群正在悠闲滤食迷雾里某些能量粒子或者生物质的“雾水母”。

雾中水母:???

水母似乎是愣了一下,身下触角的行动都停滞了一瞬间。

随后,它试着用触角触碰了一下朝它逸散过来的“微光”……

斯非亚:你好!

水母:哼哼~~哈啊啊啊啊~~啊啊啊~~~~

接触的一瞬间,侵蚀开始了。

斯非亚细胞展现出惊人的适应性,它们倒是不至于暴力撕碎水母的半透明体壁,而是像酶解作用一样,迅速分析其体表成分,调整自身结构,与之发生某种“键合”。

水母幽蓝色的生物荧光开始闪烁、紊乱,它们似乎感受到了某种极致的痛苦,触须疯狂舞动,但发不出任何声音。

它们的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失去光泽、变得灰暗,最终僵直,然后如同被风化的岩石般,结构崩解,化作更基础的粒子流,被斯非亚云团吞噬、回收。

整个过程安静而迅速,带着一种冰冷的、近乎工业化的效率。

杰顿的思维同步接收着斯非亚传回的海量数据流。他在“阅读”这些生命的蓝图。

目标生物……嗯,就先暂称:迷雾滤食者-01型吧。

滤食本来应该是水生动物通过特化器官过滤水中悬浮颗粒如浮游生物、有机碎屑等等的被动摄食方式。

虽然杰顿并没有搞清楚这种“水母”的摄取能量方式,不过按照长相还有器官的解析,完全可以被认作滤食性生物。

体壁为多层复合胶质,内含特殊光敏蛋白及能量转换色素,类似地球刺胞动物门,但能量转化效率高出三个数量级,可直接同化背景辐射中的未知能量粒子……

神经系统呈分布式网状,无明确中枢……

信息传递速度与生物电相仿,但是是某种化学能与奇怪的信息素……疑似为群体意识连接基础……

遗传物质也不是DNA

RNA双螺旋结构,而是为一种三链螺旋与蛋白质骨架交织的复杂聚合物(暂命名为:Ψ-核酸),稳定性还需要进一步确定,且自带某种……加密信息片段?

这些发现让杰顿的思维略微加速。

这些生物的基础构造与地球生命有相似的功能模块,如能量获取、信息传递等等,但实现方式和底层代码截然不同。

尤其是那个Ψ-核酸和疑似群体意识的信息素,这远远超出了常规地球进化论能解释的范畴,更像是被某种力量“设计”或“深度改造”过的。

斯非亚的侵蚀并未停止,如同滴入水中的墨汁,迅速向四周扩散。

几只甲壳狰狞的“雾中甲虫”产生了好奇的情绪,试图用附肢接触靠近的莹蓝色微粒,但它们坚硬的甲壳在斯非亚的渗透下如同遇到强酸的金属,迅速被分解、同化。

数据显示,它们的甲壳成分含有大量地球上未曾发现的金属同位素和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强度堪比合金,却轻如塑料。

它们的次声波交流系统也被解析,那不仅仅是简单信号,其声波频率中似乎调制着更复杂的情感信息和环境数据,形成了一个原始的“语言”网络。

紧接着,那条刚刚完成捕猎的“雾鳗”成为了目标。

它感知到威胁,菊花状的口器张开,发出强烈的次声波冲击,试图驱散斯非亚。

这种次声波足以震碎普通生物的脏腑。但对无形无质的斯非亚微粒效果甚微。

莹蓝色云雾笼罩了它,迅速分析着它那能够产生强大吸力的肌肉结构,以及骨板上那些能够独立活动的、带齿吸盘的微观构造。

大概是一种高度特化的肌肉与神经簇集合体。

杰顿如同一个最顶尖的解剖学家,只不过他的解剖刀是亿万颗微观吞噬者,他的实验室是整个迷雾世界。

斯非亚所过之处,生命被还原成最原始的数据流,每一个细胞器、每一段遗传密码、每一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都被细致地记录、分析。

随着采样范围的扩大,一个清晰的图谱逐渐形成: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尽管形态各异,但从微观层面看,都共享着一些核心的、与地球生命截然不同的“设计语言”和基础组件。

它们更像是在同一套“工业标准”下,根据不同生态位演化或被设计出的不同产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