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生财之道(1/2)
村里通电,这事儿放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去想的。
真没有想到这事儿,现实中真就发生了。
“放心吧,只要踏实肯干,很快大石沟也会通了电。”林北开口道。
听到这话老驴子笑了几声,别人这么说肯定是吹牛逼,一个字都不带相信的。
如果是林北,那就另当别论。
“小子我看出你是个能成大事的,等这两天忙完了,也给我们村指条路吧。”
老金沟是三面环山,东边有个豁口,地势相对低一些。
修条路,能连接到外边的大路。
名字虽然带个沟字,是因为金矿的缘故,其实交通上来说,还算是比较便利。
大石沟不一样,四面八方都是山。
东北话叫做大石沟子,书面记载是大石沟。
以前东四省的人们,起名字那是相当的随意,比什么狗剩子还要奔放。
夹屁股山、擦屁股屯、裤裆沟……
交通就是个硬伤,路又窄坑坑洼洼不好走,夏天遇上下暴雨,山洪下来路被冲断。
再加上大石沟的人,对此从来不重视,路断了也懒得修。
“老驴子你可曾听过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栽树。”
林北突然想起来,曾经在农村的墙上,到处都能见到的标语。
当然这里的少生孩子,可不是强制性的。
村里好些个年轻人,结婚也不知道做安全措施,第一个孩子还没断奶,女人又怀上了。
等察觉到的时候,孩子已经五六个月,错过了打胎的最佳时机。
生下来养活就是个难题,家里早就穷的叮当响,大人都还饿着肚子,哪有钱养小孩。
送人吧,算了吧。
这年头最不缺的就是孩子,哪家不生四五个,自已家的快要养不起,谁会去养别人的。
“少生孩子,就能把日子过好,我咋感觉你小子,说这话是跟我扯犊子。”
老驴子很是不解,并且举例子来反驳林北,把他的逻辑搬了出来。
“孩子多点有啥不好,长大了还能帮着家里人干活儿,不都说人多力量大。”
林北见老驴子还没转过弯来,也不着急,继续耐心说出他话里的意思。
“老驴子,你说的‘人多力量大’那是在太平年月,家里有余粮,养得起的情况下。
可现在是什么光景?灾荒年!家家户户的口粮都紧巴巴的,大人勒紧裤腰带还能扛一扛,可刚生下来的孩子咋办?
那可是一张只会哇哇哭、等着喂奶吃饭的嘴啊!”
他掰着手指头给老驴子算账,跟后世专家说的计划生育,一刀切的做法不一样。
“从怀上孩子到生下来,女人这十个月身子重,重活儿干不了,还得想办法给她弄点有营养的,这本身就增加了负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