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忙碌的行程(1/2)
从布政司出来后,林向安便转往拜会一位致仕元老。
这位老大人曾在元武朝以工部尚书入阁,虽未登首辅之位,却能全身而退。
能在元武帝那般严苛的君主手下得保善终,足见其不仅能力卓越,更必是位务实干练之臣。
元老府邸坐落于杭州清波门内。
青砖高墙,门庭素净,唯门楣上御笔亲题的“柱国之家”四字,默述着往昔荣光。
林向安的轿舆甫停,随从即上前向门房递帖:“翰林院林修撰,特来拜会老柱国,劳烦通传。”
不多时,中门侧启。
一位气度雍容的老管家现身,拱手唱道:“有请林修撰——!”
这一声“有请”,已是元老府极高的礼遇。
林向安本已备好书信礼品,拟在门房呈递,未料竟得延入内堂。
他被引至花厅,见一位身着沉香色直裰、白发矍铄的老者端坐主位,正是陈老大人。
不待引荐,林向安趋前三步,深揖及地:
“晚辈林向安,拜见老大人。奉座师周阁老之命,特来问安。阁老常言,昔年在都察院多蒙老大人指点,受益终身,嘱晚辈务必当面叩谢。”
陈老大人古井无波的脸上掠过一丝笑意,虚抬右手:“周阁老有心了。坐。”
林向安侧身坐下,仅坐了半边椅子,身体微向前倾,呈聆听状。
毕竟类似恩师的存在,必须恭敬。
随侍奉上锦盒,林向安从容禀道:
“此中有座师嘱带的湖笔徽墨,聊表敬意。另附《山谷诗集》前朝残本一卷,知老大人雅好,不敢私藏,特献座前。”
索幸回来时,被周文渊、沈度指点送礼,在京城备了些。
除了送礼,在路上也收礼,不过贵重的都婉拒了。
简单寒暄不过一盏茶的功夫,问及老大人饮食起居,称赞杭州水土养人后,林向安便敏锐地注意到老大人眉宇间的一丝倦色。
毕竟年纪大了,也是正常。
当即起身揖别:“晚辈见老大人气色康健,心下甚慰。只是行程仓促,不敢久扰老大人的清修,这就告辞了。”
陈老大人此次的笑容真切了几分,他并未虚留,而是颔首道:“贤侄年少有为,又不失谦冲,甚好。回去代老夫向周阁老问好。”
这一声“贤侄”,已是难得的认可。
“不失谦冲”四字,更是此行的圆满收获。
官场拜会未必次次皆有实质所得,这本就是姿态的展露。
*
抵达府学宫时已近申时,较原定迟了些。
林向安早早遣人通传致歉,此刻命轿夫于泮宫牌坊外止步,独自整冠步入。
见山长率众学官迎前,他疾行数步,在对方屈身施礼前稳稳托住其臂:
“老前辈折煞学生了!学宫乃文脉圣地,晚辈后学,安敢受前辈之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