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水市暮色归意迟(1/2)
“你们厂里的其他同事,对这次重新分配调岗,情绪怎么样?”江春生看似随意的问出了他所关心的问题。
“其他人倒是挺高兴的,到了新的单位,这边的工资就能补发了。而且,基本上都是去了门市部,工作也都变轻松了,比死气沉沉的罐头厂好。”陈和平如实说道。
江春生表示理解地点点头,继续追问:“那你们厂里现在是什么情况?里面的人都走完了吗?”
陈和平摇了摇头又点点头:“基本上没人了。我昨天下午回这边,从厂门口经过,就进去转了一圈。没想到办公室、各个车间、设备控制箱、仓库……凡是能贴封条的地方,全都让镇里给贴上了封条,白花花的一片。里面静悄悄的,只在厂领导办公室看见有两三个人。看着挺……萧条的。”他顿了顿,压低了些声音,带着点八卦和不解的语气说道,“听说,厂子已经被镇里给卖掉了。也不知道是哪个冤大头,居然会花钱买这么个破厂?设备老旧,还欠着一屁股债,工人也都遣散了。而且我听门房老李头说卖的价钱还不便宜!真不知道买主图个什么?罐头生产早就死路一条了。”
听到“冤大头”三个字,江春生不觉与身旁的周雨欣对视了一眼,两人眼中都闪过一丝只有彼此才懂的复杂笑意。周雨欣的嘴角微微向上弯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依旧安静地坐着,扮演着一个合格的倾听者。
江春生轻咳一声,掩饰住内心的波动,没有接“冤大头”这个话题,而是问道:“厂里的领导呢?比如万厂长他们,也都有安排了吗?”
“他们啊?”陈和平撇了撇嘴,“哪有那么快。普通职工好打发,往那么多现成的坑给他们?我听说镇里还在研究呢,估计得扯皮一阵子。罐头厂他们是蹲不下去了,去别的对方也不一定就合适。罐头厂都被他们几个玩死掉了,我不信镇里面还会用他们。”
江春生默默记下了这个信息。厂领导班子尚未安置,这意味着在接手罐头厂的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麻烦或者需要协调的地方。
接下来的半个多小时,江春生和陈和平又聊了些厂里其他职工的安置去向,以及一些零零碎碎的传闻。周雨欣始终安静地坐在一旁,很少插话,只是偶尔在江春生看向她时,回以一个浅浅的微笑,表示自己在认真听。
看看手腕上的表,时间已经过了下午三点半。江春生便起身告辞:“陈和平,时间不早了,我还得陪雨欣再到老街上转转,就不多打扰了。”
陈和平也站起身:“行,我也不留你们了。等会儿在天擦黑之前,我和秀云就得带着孩子赶回城里去,老话说:小孩小,天黑之前要归家。”
这时,西厢房的门轻轻打开了,李秀云抱着刚刚睡醒、还揉着眼睛的女儿走了出来。看到江春生和周雨欣,她愣了一下,随即笑着打招呼。江春生又和她寒暄了几句,夸了夸小姑娘长大了不少,便和周雨欣一起告辞离开,陈和平夫妇将他们送到店铺门口。
从“顺河水产”出来,两人继续沿着青石板路向北走去。走过一小段水产店铺区,前方出现了一座横跨在河汊上的老石桥。桥身由大块青石砌成,栏杆上雕刻着简单的花纹,饱经风霜,磨得光滑温润。
两人过了这座老桥,街道两旁的店铺风格为之一变。不再是鲜活水产的天下,而是变成了售卖各种地方特色小工艺品、手工编织物、传统小吃、腌制的咸鱼腊肉以及日用杂货的铺子。虽然规模都不大,货物也摆得满满当当,显得有些杂乱,但却别有一番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间智慧蕴含其中。
周雨欣的兴致再次被调动起来。她放慢脚步,几乎是一家一家地仔细闲逛过去。她在卖竹编蜻蜓、草编蚱蜢的摊前驻足,拿起一只栩栩如生的草蚱蜢把玩;她在卖传统印花蓝布、绣花鞋垫的店铺前流连,欣赏那质朴而精美的纹样;她在飘着诱人香气的麦芽糖、桂花糕、芝麻糖摊前犹豫,最终买了一小包桂花糕,掰了一半递给江春生。
在一个专卖文房四宝和旧工艺品的小摊前,她停下脚步,目光被一方砚台吸引。
那砚台约莫十几公分见方,通体漆黑,石质细腻温润,砚堂平整,砚缘雕着简洁而古朴的缠枝莲纹,不知道是用什么石材制作的,做工精致,透着一股沉静雅致的气息。
“老板,这个能拿给我看看吗?”周雨欣指着那方砚台问道。
摊主是个戴着老花镜的老者,闻言取下砚台递给她。周雨欣拿在手中,感觉很沉。她仔细端详,用手指轻轻摩挲着冰凉的石质和雕花的纹路,眼中流露出喜爱之色。
“喜欢?”江春生在一旁轻声问。
“嗯,”周雨欣点点头,“雕工很细致,石质也挺特别的,放在书桌上应该挺雅致的。”
“多少钱?”江春生直接问老板。
老者伸出两个手指:“二十。”
周雨欣微微蹙眉,似乎觉得稍贵,正想开口还价,江春生却已经抢先一步,从口袋里掏出皮夹,抽出一张十元和一张五元的钞票,利落地要付了钱,口中说道:“十五块钱,老板,我们诚心要。”
那老者愣了一下,看了看江春生,又看了看周雨欣,似乎没想到对方砍价这么狠,但见江春生钱都递过来了,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过去,嘟囔了一句:“算了算了,开个张,拿去吧。”
江春生笑着从周雨欣手上拿起那方砚台,冲老板示意:“老板,可以帮忙包一下吗?不然这上面的雕花碰坏了就不完美了。”
老者倒也没有拒绝,“我看看吧。”他接过砚台,从柜台下找出几个小纸盒子比划后,留下一个合适一点的,又找来一块薄海绵,剪了与砚台差不多大小的一块,扣在砚台正面,然后装进纸盒里。
“谢谢!”江春生从老者手上接过砚台递给周雨欣:“给。”
周雨欣有些不好意思,低声道:“又让你破费了,其实我自己来就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