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 > 第一百六十八章 潮起潮落(1)

第一百六十八章 潮起潮落(1)(1/2)

目录

大兴殿内的气氛压抑至极。

萧靖垂手而立,他能感受到天子压制的怒意,这就像是寒潮骤降一般,让人连呼吸都变得艰难。

殿内烛火微微颤动,萧靖垂眸,目光在所踩的金砖上,不知为何,他似嗅到淡淡血腥一般!

“好啊!出现这等大事,南平道上下居然瞒的死死地!!”楚凌猛拍桌案,那封奏疏被重重拍到御案上,怒火在他胸膛翻涌。

“先是蝗灾,跟着是水灾,但凡能早些呈报到中枢,也不至于让南平道治下,发生易子相食的惨剧!!”

哗啦……

御案上的东西摔一地。

在旁服侍的李忠,此刻头埋的很低,尽管他不知奏疏上的内容,但通过天子愤怒的神情,不难看出南平道的灾情恶化到何等程度。

易子相食啊,这不知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

南平道处于大虞东南地界,是有一部分疆域跟南诏接壤,历来为边防重地之一,而隔着平原道、宗庆道就与东吁遥望,该道地理位置是较为重要的,之所以是较为,是因东吁叛逆所窃之地,如果大虞能将旧土收复,南平道的战略地位将更为凸显,是在东南一域的通衢要道也绝不为过。

“臣有失察之责,请陛下严惩。”

萧靖撩袍跪倒在地上,抬手朝御前作揖请罪。

楚凌盯着跪伏的萧靖,眼中怒火未熄,却缓缓收敛了指节发白的双手,理智告诉他,这跟萧靖并无直接干系,灾情隐瞒乃是地方官吏所为,关键是这个灾情发生的时间,恰好是他微服私访前后。

这一时期下,中枢出现的状况,刚好传至南平道治下,清除掉某一派系,可不像想的那样简单,这往往是需要一定时间周期的。

中枢上的好,把党羽抓住就好,该审审,该杀杀,但是地方上就不同了,地方官场盘根错节,一着不慎便会惊蛇走穴,特别是距离中枢远的,那情况就更为复杂了。

“起来吧,这与卿没有干系。”

楚凌强压心头怒意,伸手对萧靖道:“若朕没有记错的话,时任南平道刺史杨牧,乃太宗朝老臣了,还曾任太子少傅一职。”

“陛下英明。”

萧靖没有起身,抬手朝御前作揖道:“起来,其任南平道刺史一职,还是太宗病重那年,宣宗定下此人赴任南平道的。”

如此来,杨牧在南平道刺史一职,做了快九年光景了。

听到这里,楚凌双眼微眯,心中暗暗思量起来。

“臣在看到这份奏疏时,心中也是有惊疑的。”萧靖继续道:“杨牧乃清流出身,素来注重官声,且杨牧赴任南平道以来,是在任做过不少实事的,开荒垦田,兴修水利,完善驰道,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

“且在其赴任初期,查出数十件冤假错案,使一批贪官污吏,地方败类被悉数查处,可眼下南平道却发生这等事情!”

“更让臣觉得奇怪的,是向户部呈递奏疏的刺史府长史陆泰,乃是杨牧的门生,这……”讲到这里时,萧靖停了下来,南平道发生的事太过诡异了,这其中透着的蹊跷太多。

特别是在今下,对东吁叛逆的决策已定,如果中枢不能妥善处置的话,势必会影响到对东吁叛逆这一战的。

“陆泰此举究竟是揭发恩师,还是另有所图?”

楚凌双眼微眯,盯着萧靖道:“如果杨牧真有不法,即便陆泰没有谎,但他这一行为无疑是自绝于官场。”

“但要是南平道治下灾情,没有这份奏疏讲述的那样严重,这就可能是有人蓄意搅动南平局势,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楚凌指尖轻叩龙椅扶手,殿内烛火随呼吸微微晃动。

楚凌是在隐秘战线布下抓手,在大虞各道都布设的有耳目,但锦衣卫也好,六扇门也罢,那都是有专职任务的,讲句不好听的话,即便其中有一些发现了状况,但因为这样或那样的事情耽搁了,也未必能及时呈报于御前。

南平道地处偏远,山高路险,消息本就闭塞,若有人有意遮蔽,层层阻隔之下,真相更难上达。

“臣在进宫途中,也想到了这些。”

萧靖低首回道:“眼下对中枢最被动的,是根本不清楚南平道治下,真实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

“如果真有受灾之地,到底波及到哪些府县,这府县的地方官吏,还有别的群体,到底是怎样的态度,这不是一封奏疏就能讲清楚的。”

“如果……”

听着萧靖分析的,楚凌心中不由暗叹,都言治国如烹鲜,可实际上哪儿有那么简单啊。

且不提中枢的复杂程度,就中枢与地方的复杂关系,如果没有理顺清楚,甚至中枢出现一些状况,这对地方的掌控力度是呈削减态势的。

别的不,就一县主官,那就是百里侯,掌管着全县一切要务,一县主官要真有些别的想法,跟本县的势力暗中联合起来,足以让朝廷政令在该县形同虚设。

更遑论一府一道,层级叠加之下,信息层层过滤,真话难以上达,权柄悄然旁,这都是有可能的。

今下对中枢的掌控,是呈不断增幅之势的,但这并不代表楚凌对于地方,就能呈现该种态势。

这也是为什么,楚凌要借着一些势头,比如道试,提拔起一批官员上位,核心目的就是为了安插人手,好使自己对地方能有较为清晰的把控。

在后世信息发达下,地方若有意隐瞒些什么,这也是能压很久的,更何况眼下交通不便、讯息传递迟缓,一地之事往往经月方达都城,期间但有刻意遮掩,朝廷纵有耳目,也易被蒙蔽。

“此事卿有何想法?”

想到这些,楚凌撩袍起身,朝跪地不起的萧靖走去。

烛光将楚凌的身影拉长,投在冰冷的金砖上。

他停步于萧靖身前,弯腰搀扶起这位重臣。

“陛下,臣斗胆觉得,在南平道一事上,中枢不能直派钦差前去。”萧靖努力平稳心神,在楚凌的注视下,语气沉稳,条理清楚的禀明。

“且不提南平道治下怎样,单单是在中枢层面,如果在其他有司毫不知情下,突然派去了赈灾大臣,这势必会叫一些人生出警觉的。”

“卿的意思是反应太大?”

楚凌双眼微眯,盯着萧靖道。

“陛下英明。”

萧靖低首道:“任何事情都是有章程的,特别是在中枢层面,如果因为较大的反应,使得一些人生出警觉,那保不准就有人往别的层面猜想。”

“对东吁叛逆一战,就今下的态势而言,是我朝最为重要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