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 第582章 这就是基建速度!

第582章 这就是基建速度!(1/2)

目录

马宏图是第一个行动的。

会议结束的第二天一早,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先去公司。

而是换上了一身半旧的中山装,将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提着一个黑色的人造革公文包,直接出现在了羊城市政府的大院门口。

他没有提前预约,只是递上了自己的介绍信和一份项目意向书,指名要见主管工业的陈副4长。

门口的警卫和办公室的办事员见他气质沉稳,谈吐不凡,又看了一眼介绍信上“华夏未来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这个颇具气魄的名字,倒也没怎么为难,只是让他去接待室等着。

这一等,就是整整一个上午。

期间,人来人往,有来汇报工作的干部,有来跑项目的厂长,每个人都行色匆匆。

马宏图始终安坐在角落的木椅子上,不急不躁,手里捧着一杯凉透了的茶水,眼神平静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他知道,这是规矩,也是考验。

直到临近中午,一个年轻的秘书才匆匆走过来,低声对他说:“陈4长下午两点有个会,会前能给你十五分钟。”

“谢谢。”马宏图点点头,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角。

下午一点四十五分,他被准时带进了陈副4长的办公室。

办公室不大,陈设简单,一股浓浓的烟草味混合着墨水的气息。

陈4长约莫五十出头,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面容略显疲惫,显然是刚午休起来。

“你就是马宏图同志?”陈4长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开门见山地问道,“你们那个‘华夏未来’,是做什么的?”

“陈4长,我们是一家新成立的,致力于发展高新实业,为国家创造外汇,为人民解决就业的民营企业。”马宏图坐得笔直,声音沉稳有力。

“民营企业?”陈4长眉头微不可查地一皱。

这个词在当下还是个新鲜事物,带着几分不确定性。

他拿起桌上的项目意向书,草草翻了两页,语气平淡地说道:“搞磁带和随身听?嗯,有点意思。不过,你们今天来,是为了冰箱和彩电项目?小马同志,这个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

他把那份单薄的意向书放在桌上,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十指交叉放在腹部,摆出了一副倾听的姿态,但眼神里却带着审视。

马宏图没有被对方的气场压倒,他从自己的公文包里,不急不缓地拿出三份文件,整整齐齐地摆在了陈4长的办公桌上。

“陈4长,我知道您时间宝贵,所以长话短说。”

“这是我们公司的验资报告,注册资本五百万,实缴。”

“这是我们磁带项目上个月的销售报表和纳税证明,单月销售额三千万,纳税一百八十万。”

“这是我们即将上马的冰箱和彩电项目的详细规划书。”

陈4长的目光瞬间凝固了。

他的视线从那份数额惊人的验资报告,挪到了那张薄薄却重如泰山的纳税证明上。

一个月,纳税一百八十万?

他几乎以为自己看错了。

他主管全市的工业,对各大国营厂的经营状况了如指掌。

整个羊城,一个月能拿出一百八十万利润的工厂都屈指可数,更别说税款了!

而这,居然是一家刚刚成立,他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的民营企业做出来的?

他脸上的疲惫一扫而空,猛地坐直了身体,拿起那份厚厚的项目规划书,神情前所未有的严肃。

“我们计划,总投资八千万人民币,引进两条现代化的冰箱生产线和一条彩电生产线。”马宏图的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回响,每一个字都像一颗石子,在陈4长的心湖里激起层层涟漪。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冰箱二十万台,彩色电视机十万台。”

“年产值预计超过五个亿,年纳税额,保守估计,不会低于三千万。”

“同时,可以直接提供超过两千个就业岗位,间接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就业岗位,不下五千个。”

“我们需要的,是城郊工业区五百亩的工业用地,充足的电力供应保障,以及……市里最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

办公室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只有墙上的挂钟,在“滴答滴答”地走着。

陈4长拿着规划书的手,微微有些颤抖。

他抬起头,透过厚厚的镜片,死死地盯着马宏图,仿佛要将他看穿。

五个亿的产值!

三千万的税收!

两千个直接就业岗位!

这哪里是什么项目计划书?

这分明是一份天大的政绩,一个能让整个羊城工业格局都为之震动的重磅炸弹!

他当了这么多年主管工业的副4长,见过太多吹得天花乱坠,最后却一地鸡毛的项目。

可眼前这个叫马宏图的人,不一样。

对方没有空谈理想,而是先摆出了实打实的业绩。

一个月纳税一百八十万的磁带厂,就是他最有力的底气和信誉。

“你们……有技术吗?”陈4长声音沙哑地问。

“有。”马宏图回答得斩钉截铁,“我们有世界一流的技术。”

“有资金吗?”

“有。首期三千万已经到位,后续资金会在一个月内到位。”

“有人才吗?”

“只要政策给到位,我们敢用全国最高的薪水,去挖最好的人才!”

陈4长沉默了。

他摘下眼镜,用力地揉了揉眉心,然后又重新戴上。

他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最终停在窗前,看着外面生机勃勃的城市。

“十五分钟,已经到了。”他忽然说道。

马宏图心中一凛,却依旧面不改色。

陈4长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他:“但是,我觉得这个事情,十五分钟谈不完。”

“这样,你今天下午哪儿也别去了,就在这里。我马上召集**、经*、*土、电力、工*、税*的负责同志,我们现场开一个协调会!”

“这个项目,只要你们说的是真的,手续、土地、电力,我们一路绿灯!*策,我们给到最足!”

当天下午,一场围绕着“华夏未来”新项目展开的紧急协调会,在*政*的小会议室里秘密召开。

马宏图舌战群儒,将早已烂熟于胸的各项数据和规划娓娓道来,沉着应对着各个部门提出的尖锐问题。

而有了陈副4长的亲自坐镇和明确表态,所有流程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推进。

当场立项,现场批复,第二天一早就拿出了土地规划图,电力公司更是立下军令状,保证在一个月内架设好专用线路……

不到三天。

当马宏图从*政*大院走出来的时候,他的公文包里,已经装满了所有项目所需的核心批文和盖着鲜红印章的协议。

羊城的天,湛蓝如洗。

马宏图抬头看了一眼天,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知道,这场战役,他打赢了。

……

就在马宏图在政府部门之间纵横捭阖的时候,林强已经坐上了北上的火车。

他的任务,是采购设备。

那份由白杨亲手绘制的设备清单,详尽到了每一个型号,每一个参数,甚至连一些非标设备的改造图纸都一应俱全。

林强的策略简单而粗暴——广撒网,重点捕捞。

他没有直接去那些生产设备的厂家,因为他知道,走正常的订货流程,三个月能拿到货都算是快的。

他的目标,是那些在过去十几年里,因为各种原因引进了国外设备,如今却经营不善、濒临破产的国营老厂。

这些厂子,大多集中在东北和内陆的重工业基地。

五天后,奉天。

红星机械厂,曾经是共和国的骄傲,如今却像一个迟暮的巨人,处处透着衰败的气息。

厂长办公室里,愁云惨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