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 第567章 又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面

第567章 又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面(2/2)

目录

办公室的门被敲响时,白杨刚刚泡好了一壶茶。

“请进。”

门被推开,周首长带着一身风尘和一股低气压走了进来。

白杨立刻站起身,迎了上去,脸上带着平和的微笑:“周首长,您来了,快请坐。”

周首长没有理会他的客套,只是用那双锐利的眼睛紧紧地盯着他,径直走到沙发前坐下,开门见山地问道:“说吧,你是怎么想的?”

他的语气很重,带着明显的质问意味。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在这一瞬间凝固了。

白杨没有立刻回答,他拿起刚刚泡好的茶,给周文该倒了一杯,又给自己的杯子续上水,然后才在他对面坐了下来。

茶香袅袅,氤氲开来,似乎稍稍冲淡了房间里那股紧张的气氛。

白杨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目光平静地迎向周首长的审视。

他想了想,决定开诚布公。

“首长,您知道,这研究所,建立已经有几年了。”

周首长眉头一皱,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说起这个,但还是点了点头:“嗯,是有很多年了。”

他记得很清楚。

白杨继续说道:“按照之前的规划,也按照你之前跟我说的,我在这边,最多再待两年时间。”

周首长的眼神微微一动,他知道白杨说的是事实。

白杨的未来,不可能永远被禁锢在一个研究所里。

中科院那边,早就已经向他伸出了橄榄枝,甚至更高层的位置,也都在等着他。

“最多两年,我就要去中科院了。”白杨放下茶杯,语气变得异常认真,他看着周首长,问出了一个直击要害的问题。

“首长,您想过没有,等我走了以后,这个摊子,谁能接得住?”

“现在,不算后勤和行政人员,光是我们所里的技术研发人员,就已经超过一千人了。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增长。”

“您告诉我,谁能接?”

白杨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周首长的心上。

周首长听到这话,整个人顿时就愣住了。

他那满腔的怒火和质问,仿佛瞬间被一盆冰水从头浇到脚,熄灭得干干净净。

是啊……

白杨走了,谁能接?

这个问题,他不是没有想过,但一直被他刻意地回避了。

因为这个问题,无解。

他张了张嘴,想要反驳,想要说出几个人选的名字,但话到嘴边,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脑海里闪过一个又一个名字,部里重点培养的几个技术型干部?

各大院所的所长和总工?

不行,都不行!

那些人,或许在某一个领域是顶尖的专家,但研究所现在是个什么地方?

航空航天、计算机、新材料、精密制造、自动化控制……这里几乎涵盖了最前沿、最核心的所有工业技术门类!

想要接住这个摊子,需要的不仅仅是某个领域的专家,而是一个像白杨这样,对几乎所有领域都有着深刻理解和恐怖前瞻性的“全才”!

这样的人,放眼全国,去哪里找第二个?

可以说,没有!

周首长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之前的阴沉愠怒,变成了凝重,最后化为一片苍白。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一直引以为傲的“宝贝疙瘩”,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变成了一个极度依赖白杨个人能力的“巨人”。

而这个巨人,是脆弱的。

一旦作为大脑和灵魂的白杨离开,这个庞大的身躯,很可能会瞬间陷入混乱,甚至分崩离析。

这……这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是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

办公室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只有墙上挂钟“咔哒,咔哒”的声音,清晰地回响着,敲打着周首长那颗已经掀起惊涛骇浪的心。

他半晌才回过神来,看着眼前这个从始至终都一脸平静的年轻人,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有震惊,有后怕,但更多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佩服。

自己只看到了研究所如今的辉煌和成就,却忽略了这辉煌背后潜藏的巨大危机。

而白杨,这个亲手缔造了这一切的人,却比任何人都看得更清楚,想得更长远。

“所以……”周首长的声音有些干涩,“这就是你决定分拆研究所的原因?”

“是。”白杨点了点头,神情坦然,“这是唯一的办法。”

他拿起桌上的那几份报告,递给了周首长。

“与其等我两年后离开,让整个研究所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不如趁着我还在,用这一到两年的时间,主动进行分流改制,完成布局。”

“把一个大而全的‘巨无霸’,拆分成几个小而精的‘专业舰队’。让航空航天的人,专心去搞飞机和火箭;让搞计算机的,甩开膀子去追赶信息时代的浪潮;让搞材料的,踏踏实实地为所有工业打好基础。”

“让那些有能力、有担当的部门负责人,比如老李、赵教授他们,自己站出来,挑起大梁,成为各自领域的领军人物。这样一来,就算我走了,各个研究院也能独立、健康地运转下去。”

白杨看着周首长,语气诚恳地继续说道:“首长,这并不是拆分,而是扩张,是裂变。”

“资金上,各个研究院的预算和拨款,依旧统一归口到第一机部,由您来把控。”

“人事上,核心骨干的任命,也需要经过部里批准。我们只是在技术研发和内部管理上,赋予他们更大的自主权。”

“这样做,不仅解决了研究所未来发展的隐患,更是为国家在各个关键科技领域,培养和输送了一批真正能独当一面的帅才和将才。”

“用一到两年的阵痛,换来未来几十年各个科技领域的百花齐放。首长,您觉得,这笔账,划算吗?”

一番话,掷地有声。

周首长低着头,沉默地翻阅着手中的报告。

白杨的话,和他报告里写的规划,清晰地为他描绘出了一幅宏伟的蓝图。

他那颗因为愤怒而剧烈跳动的心,此刻已经彻底平静下来。

他明白了。

彻底明白了白杨的良苦用心。

这不是胡闹,更不是自毁长城。

这是一种壮士断腕的决心,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智慧,更是一种不计个人得失的无私胸襟!

他是在用自己最后两年的时间,为共和国的科技事业,铺设一条更宽广、更稳固的未来之路。

周首长缓缓合上报告,抬起头,深深地看着白杨。

眼前的年轻人,神情依旧平静,眼神清澈而坚定。

这一刻,周首长的心中,再无一丝一毫的怒气和质疑,只剩下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和感动。

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整个人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靠在了沙发上,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一丝庆幸,也有一丝自嘲。

“白杨啊白杨……你这个臭小子,总是能给我搞出一些‘惊吓’来。”

“但是这一次,我得承认,你……又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