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陈观(2/2)
王大绶哈哈一笑:“这科会试,我们海陵县的举人陈凡,高中一甲第一名状元及第,陈状元今日回乡,我等故而特地前来庆祝。”
“陈凡?”陈观听说过此人,这两年对方声名鹊起,向以文章闻名于士林,不过……
“陈状元今日在他的书院遍邀亲朋,以贺陛下钦赐状元坊三座,我等听说陈大人到了,刚从书院赶过来,不如陈大人与下官等一起去沾沾状元郎的喜气,如何?”韩辑盛情邀请。
陈观看了看韩辑,最终点了点头道:“倒是要认识认识。”
……
此时的弘毅塾内,陈凡已经拿起薛甲秀收上来的卷子看了起来。
他先看了几个人的破题。
贺邦泰破:“惟圣人有以除天下之害,则丨民生得其安矣。”
这个破题非常标准,首句就点名圣人周公的核心功绩——除天下之害,第二句又直接引出结果“民生得安”,可以说是紧扣题目中“百姓宁”的最终效果。
“嗯,邦泰不错,这个破题,立意正面,逻辑清晰,是考场上最稳妥的选择。”
随即,他又拿起薛甲秀的卷子:“论古之圣人,除天下之大害,成天下之大功。”
“点出了除害和成功的因果关系,气势宏大,我来看看甲秀你的后文。”
他目光下移,看了一会儿后再次点头道:“后面对周公伟业详细论述,扣题紧密,分数不会低。”
薛甲秀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喜色,急忙跟小大人似的道:“都是几位夫子和老师您教的好。”
陈凡微微一笑,也不否认,他的目光挪到王瑛身上:“最近可有懈怠?”
王瑛急忙站了起来:“回禀夫子,学生片刻不敢懈怠。”
他一个商人之子,如今有了一个状元老师,那可是天大的造化,不知羡煞了多少人。
王如海如今逢人便说自家儿子在陈凡手下“如何如何”,他都已经成为王家出门谈生意必聊的话题了,他哪敢不珍惜如今的机会?
陈凡点了点头:“大害既去,而兆民得享太平之福。”
“哦?”陈凡看到王瑛的破题,颇感意外,对着他笑道:“很有新意,破题从百姓的视角切入,“大害既去”概括了周公的作为,“享太平之福”则生动地诠释了“百姓宁”的状态,颇有以民为本的意思,开篇显得更为温情。甚好!”
乙班是陈凡最早带的一批,也是陈凡最为熟悉的一批,更是未来两年力争科举有成的一批,故而陈凡对他们十分关注。
如今一一看了下来,这些孩子在他离开海陵后,功课上面不仅没有拉下,反而都有了或多或少的进步。
不过,如今的乙班还有两个跟读生——马九畴父子。
两人都是秀才功名,摆在别的低年级班去不妥,陈凡便安排两人在乙班跟读。
但看了两人的破题后,儿子马夔的破题还算不错,马九畴这个于他一同参加乡试的老秀才,破题就实在是难看了。
“昔者天下汹汹,民不聊生;自圣人出,而四海靖、万姓宁。”
陈凡尽量照顾马九畴这个“老人家”的面子,温言道:“九畴兄!”
马九畴闻言,连忙站起道:“不敢当状元公以兄称,请状元公以弟子唤之。”
陈凡点了点头:“九畴你能以前后对比的手法,前半句勾勒出祸乱未平时的艰难时世,后半句则鲜明地托出周公功业带来的太平景象,这想法是好的。”
“但词句太过浅显直白,最近……”
陈凡虽然说得温和,但被他当着这么多孩子的面点出自己文章中的不足,马九畴臊得脸一阵红一阵白,半天之后才嗫嚅道:“学生年纪大了,虽然努力收拾了心猿意马,但读书还是甚为艰难,很多文章复读起来,极为艰难。”
陈凡微微一笑,复习困难啊,这个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