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状元醉酒授徒(1/2)
让卢母这一搞,陈凡的酒也醒的差不多了。
母亲刘氏狠狠地看着卢氏道:“还不赶紧带你母亲下去?丢人现眼。”
大嫂卢氏委屈的红着眼,拉着母亲要求。
谁知卢母却不肯了,一屁股坐在厅堂的椅子上撒起泼来:“我家好姑娘嫁给你们家,十几年了,为你家当牛做马、养儿育女,从来没要过什么报偿,今天你家二小,宁可帮着别人,也不帮自家姻亲,女儿啊,你说你这十多年,受苦了啊。”
这边卢母正在闹,陈凡大哥陈休和父亲陈准也听到了消息,赶了过来。
见到这一幕,陈休连忙道:“岳母,今天是二小大喜的日子,有什么事,等回去再说。”
卢母却是不管,拉过拖着鼻涕的“丫头”,一口一个“外孙”,哭得稀里哗啦。
陈凡最是厌恶这种家长里短,逞口舌之利的妇人。
也终于知道大嫂前些年有些刻薄的性子是从哪来的了。
好在这些年受到家风影响,大嫂卢氏渐渐变了,不然有这种闹腾,家里还能不能待。
只见他淡淡起身对陈准道:“父亲,孩子去看看学生们。”
陈准也是黑着脸,点了点头:“刚回来,又喝了酒,早些休息。”
……
所有学生都没想到,陈凡竟然会在回乡的第一天晚上,便将在塾堂的所有学生全都召集了起来。
陈凡看着一众激动莫名的学生,刚刚糟糕的心情总算放松了不少。
学校,虽然有些时候也不能免除社会上的一些糟粕,但总的来说,却是个相对干净,单纯的地方。
陈凡先是问了问众人学习的进度。
学生们经过在弘毅塾这么长时间的锻炼,也知道这里是个特别讲规矩的地方。
陈凡询问起来,众人并没有七嘴八舌,而是纷纷用目光看向自己班的班长。
首先站起的就是陈凡进京前,发现他看《绣榻野史》的李世文。
这个盐商子弟、二班的班长,经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已经蜕变成,身上再也没有萎靡气息,朝气蓬勃的少年。
只见他用铿锵有力的声音道:“回禀夫子,我们丁二班在年后摸底作文中,全都获得了塾堂颁发的优秀进步奖,洪山长还夸奖我们最近读书很用功呢。”
一旁的张鹏翼小声补充道:“奖励,塾堂发的奖励!”
李世文闻言,果然骄傲道:“海夫子还代表洪山长给我们丁二班每人都颁发了优秀进步奖的奖品——一人两刀上品宣纸。”
其实这些宣纸在丁二班那个全员二代的家庭中,根本不算什么。
但这若是他们努力后获得的奖励,意义却再也不同。
所有丁二班的学童与有荣焉的挺起胸膛,显然很是骄傲。
陈凡微笑点头满意道:“世文、鹏翼,还有诸位学童,看到丁二班皆得‘优秀进步奖’,我心中甚慰。这证明尔等做到了韩昌黎公所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求学之道,正在于此份持之以恒的勤勉与审思!”
“然而,学问之道,绝非仅为科第褒奖。韩文公曾赞赏其学生牛堪,因其‘思虑足以及之,材质足以行之,而又不闻其往者’——即有才智却不去钻营请托。此等‘违众而求识’的清醒与风骨,尤为可贵。望尔等牢记,弘毅塾育人,首重德行。将来若有人身登科甲,入仕为官,当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序,以‘仁义’为本,以‘清政’为要,方为国之栋梁。”
“今日我观尔等朝气蓬勃,如旭日东升。他日学成,无论身处何方,位居何职,望尔等能如韩文公所期,‘其至于大官也不为幸矣’——凭真才实学与赤子之心,成为朝廷股肱,社会栋梁。更望尔等能体会‘不平则鸣’的社会担当!”
陈凡的一番话,让丁二班的学童们纷纷沉思起来,脸上少了二分骄矜,多了几分成熟。
陈凡的目光又转向丙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