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败叶秋山(2/2)
有了祝咏的铺垫,陈凡这时才开口道:“久闻咸镜崔氏乃是朝鲜首屈一指的大族,族中名将辈出,听说崔探花就是出身咸镜崔氏?”
崔孝允洋洋得意:“我崔氏忠孝传家,我崔孝允正是出自咸镜崔氏。”
陈凡既然受韩鸾所托,这段时间以来也不是什么准备工作都没做。
首先他通过苗灏的关系,查阅了大梁朝廷关于朝鲜的一些记录,比如《大梁一统志》等书,然后还跟车纯聊了聊,因为太仆寺常从朝鲜买马,所以太仆寺中不少官员对朝鲜很熟悉。
陈凡听到崔孝允那骄傲的话后,心中嗤笑一声,面上却依旧和熙道:“刚刚听崔探花那句三年不食肉,俸米皆济孤;白衣赴战阵,死国如归乡之诗,写的真好。”
崔孝允虽然表面上目空一切,但听到是大梁状元亲口褒扬,心中还是非常得意的,只见他随意拱了拱手,语气稍稍放软道:“谬赞!”
谁知陈凡话锋一转,微微一笑道:“确实是谬赞!”
围观众人全都被他这个突然掉头转向的话搞得呆愣当场,尤其是崔孝允,刚刚心里还觉得这个大梁状元知情识趣,心里正美着呢,谁知人家当场翻脸比翻书还快。
只见陈凡依旧笑道:“听闻咸镜崔氏在朝鲜强占民田十万结,何来的白衣济孤之说?”
此言一出,朝鲜三人脸色大变,尤其是崔孝允,脸红的几乎滴出血来。
这年月,因为消息传播闭塞,就算是大梁最亲近的藩属朝鲜,大梁人对其了解也少得可怜。
陈凡翻阅《大梁一统志》时,见《四夷风土记》中的记载朝鲜的部分上面说:“朝鮮人。父母死則壑葬水葬瓦葬,而崇佛喜巫。户外脱履常坐地上。白昼市井,男女携手并行,善誘,使酒。”
但经过跟太仆寺那些去过朝鲜的官员交流后,陈凡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这时候的朝鲜,尤其是士大夫阶层,是十分重视晦庵家礼的。
也就是朱熹理学那一套。
事实上,朝鲜这个国家,对于理学有着变态的执着。
另一个时空中大明都灭了,但他依然坚持自己是华夏衣冠的传承,朝鲜使臣出使大明的记录名字叫《朝天录》,但出使清朝的记录却叫《燕行录》,燕行,也就是出差的意思,两者之间的差别由此可见。
陈凡见崔孝允等人脸色大变,知道自己收到的消息没错了,十万结,一结就是可以产二十石的土地,十万结在朝鲜就相当于990平方公里的土地,若是以后世论,相当于首尔面积的1.6倍,在这个年代,这么多土地的年产相当于朝鲜劝过税米的五分之一。
这么多田,要说全都是他崔家自己开垦出来的,鬼都不信。
陈凡都不用猜,灾荒抵押、诉讼侵占,投献为奴,大梁士绅有的手段,朝鲜这种小作坊下料只会更猛更肆无忌惮。
“对了,还有崔探花诗中的【白衣济孤】之说,我听闻,在朝鲜收容故而后一般都会签订【养子文书】,有没有这件事?”
听陈凡连《养子文书》都知道,朴熙载、金明圭二人脸上的表情更难看了。
“据说这文书规定,成年后,所谓的养子需要为崔氏服结负【也就是土地劳役】三十年?”
“哦!我还听说,这些所谓的孤儿,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孤儿,而是在你们朝廷查访时,你们逼着这些人穿上孝服,然后让佃农谎称【丧家济孤户】,然后逃避官服田赋核查的一种手段,是也不是?”
“所以,相比于我大梁的【败叶】,你们朝鲜的两班士大夫,却是【秋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