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 第655章 悯忠寺

第655章 悯忠寺(1/2)

目录

自从殿试考完之后,一系列的人情往来结束,陈凡等新科进士便进入了闲暇时间。

真正的授官要等到四月,期间陈凡发生了几件事。

第一,陈学礼这小子入京,在兵部递了牌子,等候朝廷下一步的安排,期间还在陈凡的帮助下写了一份有关松江府之战的申祥。

第二件事是苏时秀夫子被押解至京,和胡襄三人一齐接受了三法司会审。

当年的苏时秀有多风光,现在的他就有多凄凉,陈凡听顾敞说,会审时,一些当年他手下的年轻清流官员为了上位,毫不顾忌这位老上司的颜面,很多难听的话张口就来。

苏时秀全程闭口不言,搞得这些人勃然大怒,各种折子递上去,请皇帝将苏家夫子弃市,以警后来之人。

不过这些折子,皇帝一直留中不发,也不知道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

第三件事就是朝鲜使臣待在京师,始终无法得见皇帝,倒是与京中不少士人来往唱和,鼓吹朝鲜是为了大梁才攻打对马岛,朝鲜对宗主国大梁“事之以诚,互为唇齿,共靖海氛”。

京中官场对于朝鲜的看法这段时间以来逐渐扭转,不少中下级官员开始与朝鲜使臣沟通往来密切,有关惩处朝鲜接纳对马投诚,不报告宗主国的看法逐渐消弭。

就在这节骨眼上,四月初四这天,韩鸾派遣管家,邀请陈凡明日去悯忠寺参加雅集,据说受邀之人还有榜眼黄会、探花祝咏,以及各衙门颇有文名的官员和在京的士子。

悯忠寺就是后世著名的法源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是北京最古老的佛寺之一。

悯忠寺在大梁以丁香花海闻名天下,春节花开如雪,香气馥郁。

士大夫常在花下设席,效仿晋人“曲水流觞”之雅。

陈凡今日过来,不仅带了同样受邀的祝咏,还带了好热闹的郑应昌来,陈学礼也闲着无聊,非要跟来凑凑热闹。

等到了悯忠寺内,寺中知客听说是新科状元到了,连忙通知方丈,一众寺中高层全都出来来迎接。

当道深大和尚见到陈凡时,特意降阶迎接,口中念诵佛号笑道:“状元公亲至小寺,小寺蓬荜生辉!”

陈凡在此人面前并不敢托大,别看道深和和气气,对方却是天监皇帝亲授的“圆融妙慧净觉弘济辅国光范衍教灌顶广善大国师”。

这人不仅佛法高深,而且还在天监年间组织了北京有名的“丁香诗社”,每年到了丁香花开三成的时候,便向全城名士遍发烫金请柬,世人皆称其“诗禅妙合,冠绝燕京”。

像这样的人,在官面,民间都有极高的声誉,是不能轻易得罪的。

陈凡脸上带着和熙的笑容,拱手道:“见过大和尚。”

道深早就听过这位状元公的名声,但却不是什么好名声,听说这位状元公,不知因何恶了江南名寺金山寺的和尚,最后为此还专门编了一只曲儿传遍天下,搞得现在金山寺人尽皆知,当然,不是什么好名声。

道深一个堂堂国师,特意拉了半个身位,跟在陈凡身后介绍道:“首辅大人还没到,朝鲜使臣却是先到了,正与一众京中名流在香雪海品茗。”

陈凡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身后的陈学礼刚入京时,便见陈凡一直待在府中,平日里还跟以往一样,督促他读书习作,似乎状元这个身份并没有改变什么。

但此刻,他见道深前倨后恭的摸样,这才后知后觉发现,似乎他眼中的“没有变化”,实则“一切都不同了”。

所谓的“香雪海”,自然不是冰箱的牌子,而是京中对于悯忠寺丁香花海的雅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