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 第618章 必中二甲前十

第618章 必中二甲前十(1/2)

目录

贡院中,各房都已将荐巻准备妥当,各自房官也在荐巻上写了考语。

刚到下午,各房同考官便汇同监试官将荐巻和落卷全都抬进了唐胄所在的明伦堂。

唐胄笑着对众人道:“大家都辛苦了。”

阅完最重要的第一场,也就相当于这次会试已经完成了九成九,

一个个同考官喜笑颜开纷纷拱手道:“总裁辛苦了。”

唐胄点了点头:“今日第一场荐巻已经全都完成,老夫特意为诸位置办一宴,尔等各自去吧。”

会试跟乡试一样,也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

唐胄身为多年的阁臣当然知道这其中的弊端,但他并不在乎,在他看来,水至清则无鱼,真要矫枉过正,反而容易滋生事端。

同考官们自然又是一番千恩万谢,纷纷拱手告辞去了。

可这次叶宏却主动留了下来,唐胄还是很喜欢这个故人之子的,笑着问道:“你怎么不去吃酒?”

叶宏拱手道:“自上次被总裁大人教诲后,下官回去痛定思痛,这几日沉下心来读卷,果然发现了一篇极好的文章,故而特意向总裁官分说,请总裁一观!”

叶宏的这种行为听起来似乎很出格,但其实在会试上很常见。

房官都有荐巻的职能,况且周围还有监试官以及都察院派来的官员监督,一切都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所以不怕流言蜚语。

叶宏拿出自己那一房的第一份荐巻递给唐胄,唐胄接来一看,发现是第一场的第五题《春省耕而补不足为诸侯度》。

这题出自孟子,上下文是:“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春天君王视察春耕的情况,并且补助那些种子、粮食不足的农户;秋天君王视察秋收的情况,并帮助那些收成不好、粮食短缺的农户。

我们的君王如果不出巡,我们哪能得到(休养生息的)好处呢?

我们的君王如果不出游视察,我们又怎能得到(实际的)帮助呢?

君王的每一次巡游,都成为诸侯(应该如何治理国家)的榜样。

朱子传注中对于这段的解释是:“春秋循行郊野,察民之所不足而补助之,故夏谚以为王者一游一豫,皆有恩惠以及民,而诸侯皆取法焉,不敢无视慢游以病其民也。”

朱子在《四书集注》上的解释都可以称其为“大白话”了。

总得来说,只要熟背《四书集注》,其实这道题还是相对简单的。

唐胄不懂,这么简单的题目,叶宏还要特意推荐一篇卷子,难道这卷子里的文章还能写出花来。

他疑惑的看了看叶宏,却见叶宏满脸都是期待,唐胄朝他笑了笑,虽然心中不以为然,但还是为了不打击子侄辈的积极性,故而低头读了起来。

“先王游观为民,而民咏之也。”

“甚矣,先王之虑民周也。游观补助而皆颂之,真夏后氏之风哉!”

古代的圣王出游视察,是为了百姓(的利益),因此百姓(用歌谣)来赞颂他们。

“不错!”唐胄点了点头评价道:“这破题精准破意,直击论点,尤其是这【游观】二字最为精妙!”

叶宏兴奋道:“没错,总裁,您看这【游观】二字,咋看之下并非好言,但这个考生巧妙的将其与【为民】、【民咏】结合起来,一下子就把君王的个人娱乐这种浅显含义,拔高到了【君王勤政、百姓爱戴】的治国层面,也就是一句话,将题旨定了调儿——非私欲,乃是公心也!”

唐胄见叶宏在被自己批评后,果然有了长进,心中也是高兴,原本对这一类简单的题有些轻慢的他,现在也认真了起来。

晏子意曰:急民情者,莫急于赈穷;孚主德者,莫孚于巷议。古者天子诸侯一游观而民赖民歌也,何哉?

……

彼不徒病一人之游豫,而若以不游不豫为己悲。

彼不徒幸方内之恬豫,而又以贞度式侯为万方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