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论体文(1/2)
“倭寇应该不会去杭州!”已经洗完澡,换了身衣服的陈凡对郑应昌等人道。
陈轩好奇道:“为什么?”
“苏时秀不会那么傻!”
郑应昌又问:“那倭寇会去哪?”
陈凡摸了摸下巴,想了想,最后道:“这要看倭寇的胃口有多大了,若是见好就收,那就从绍兴、宁波两府中间穿过,然后循机向西回到海上。”
“若是想一口吃个胖子,那倭寇估计会北上南直。”
“北上!!!!!”郑应昌急了,他们海陵的团练可就驻扎在浙江和南直接壤的地方——松江府。
若是倭寇真的进入南直,团丁们怎么办?
当他把心中的疑问问出时,陈凡笑道:“放心吧,该操练的都操练了,倭寇不来则以,如果真进了松江,那他们就走不掉了。”
众人见他说得如此笃定,纷纷松了一口气,脸上重新露出轻松的表情来。
接下来几人又说了会今日会试考题后,便散了各自回房准备去了。
等众人散后,陈凡的脸上终于露出忧心忡忡的神色。
……
浙江倭寇的事情,在京中沸沸扬扬传了三天,最后陈凡只听说胡襄被下狱问罪的消息。
昨日顾贤从外面回来,带来了他在五军都督府找熟人打听到的消息。
说是胡源在宫门外跪了一日,皇帝几次派太监搀他起来,但他坚持不肯,说要为子以谢天下,求弘文帝重责。
但不知为何,弘文帝这次并没有牵连胡襄家人的意思,甚至对胡襄这位礼部侍郎的父亲很是尊重,听说还召入宫中,好生劝慰了一番。
胡源作为第一个赏识陈凡的人,说实话,陈凡对他的观感是非常矛盾的。
他心里非常感激这位老人,是他给了自己在这世界上的第一份工作,也非常赏识他。
但胡源家的两个儿子,跟他的关系却尴尬无比。
这次来京,他几次想要去拜访胡源,但又不知道去了之后说什么,最后干脆搁置下了这件事。
可是这次胡源因为儿子牵连,在别人避之不及的时候,陈凡却想去看看这位老人,只盼着能稍稍给这位提携过自己的老人,心中一点小小的宽慰。
但现在不是时候,今日初九,是第二场开考的时间,他只能又将此事放下专心备考。
会试的第二场跟乡试一样,都是作论一篇,诏诰表内任选一题,判词五道。
论这种文体,其实是一种说理文,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篇》中认为,论的名字,始于《论语》。
不过《论语》记叙的都是孔子跟他弟子的部分言行,并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论。
到了战国时期,合纵连横,读书人靠口舌和笔墨去干说王侯公卿,作为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武器,说理文这才被第一次广泛使用,论体文在这个时期发展迅速。
到了汉代,论体文进一步发展,还曾出现过《过秦论》这样垂之千古的名篇,在这时,论方才成为文坛上一中有着重要实用价值的问题,以至于在科举中也把他作为考试内容,用以检验考生是否具有进行思想斗争和政治斗争的能力。
到了唐宋,这种文体一直都是考场上的常驻,在大梁也不例外。
虽然大梁科举以八股文为宗,但一篇好的策论其实是非常加分的,尤其是若这篇策论正好被大佬或者皇帝看中,考生的名次说不定就小母牛坐火箭——牛逼冲天了。
还是原来的屎号,还是熟悉的味道,这次陈凡刚进考场就直接把鼻子给堵上了。
卷子刚发下来,陈凡看到题目顿时不可置信地抬起头来。
题目很简单——《试论东南倭患》。
其实不要觉得古人就是那种穷经皓首,对政治不闻不问的麻木状态,其实大梁跟另一个时空中的明朝一样,论体文会关注很多现实问题。
而这篇论,显然唐胄在出题时并不知道前不久东南发生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