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试音(2/2)
林凡笑着点头,眼睛却没离开那群孩子。风琴的铜铃被风撞得轻响,和歌声混在一起,突然觉得这声音比任何机器都动听。他转身回屋翻出砂纸,蹲在花架旁打磨链条的毛刺——得弄光滑点,别勾住孩子们的衣裳。
正磨着,戴草帽的汉子又来了,手里拎着个布包。“我爹听说你要改自行车,非得让我把这个带来,”他打开包,里面是块磨得发亮的牛皮,“这是车座原来的套子,我爹缝的,说配新花架正好。”
林凡把牛皮往花架的“座位”上一铺,大小正合适,牛皮上的纹路像片小树林,看着就暖和。“替我谢大爷,”他拍了拍汉子的胳膊,“等弄好了,让他来瞅瞅。”
汉子刚走,小花骑着电动车回来了,车筐里装着个旧收音机,外壳掉了块漆,却擦得锃亮。“这是李奶奶的,”小花喘着气说,“她说当年就靠这玩意儿听新闻,现在收不到台了,让咱给想想辙。”
林凡把收音机拆开,电路板上积着层薄灰。他用棉签蘸着酒精一点点擦,突然发现喇叭旁边粘着张小纸条,上面用铅笔写着“1976年8月15日”。“这日子有啥说法不?”他扭头问小花。
“李奶奶说那天她儿子从部队寄信回来,说要转业了,”小花蹲在旁边看,“她守着收音机等天气预报,就怕儿子路上淋雨。”林凡手里的棉签顿了顿,轻轻把纸条揭下来夹进样册里——这比任何零件都金贵。
晌午的日头晒得人脱衣裳,林凡把修好的收音机摆在石桌上试台。“吱啦”几声后,居然传出了戏曲的调子,虽然忽强忽弱,却足够清亮。二柱子扛着捆旧铁丝从外面进来,看见收音机就喊:“凡哥你听!村头大喇叭也在唱这个!”
果然,远处的喇叭声顺着风飘过来,和收音机里的调子重合在一起,像两个年代的人在对唱。林凡突然想起张老师说的红歌比赛,转身往屋里跑:“二柱子,把风琴搬回来!咱给孩子们伴奏去!”
等他们把风琴抬到槐树下,孩子们正唱到兴头上。林凡坐在风琴前试了个音,铜铃“叮”地响了一声,孩子们的歌声突然停了,齐刷刷转头看他,眼睛亮得像星星。“接着唱,”林凡笑着踩下踏板,“我给你们搭个调。”
风琴的音色有点闷,却像块老木头,稳稳托着孩子们的声音。扎小辫的小姑娘唱得最卖力,辫子随着节奏甩来甩去,辫梢的红绸子像团跳动的火苗。张老师站在旁边打拍子,手背上的老年斑在阳光下清晰可见,却比任何首饰都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