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中年离婚,赌石暴富,前妻后悔 > 第742章 喜人

第742章 喜人(1/2)

目录

日头偏西时,暖棚的灯装好了,一打开,满棚的草药都泛着绿光,看着就喜人。林凡摘下片薄荷叶子,放进嘴里嚼,清凉味从舌尖窜到头顶,舒坦得很。

二柱子和三小子在暖棚里插了块小木牌,上面写着“念想铺草药基地”,字是三小子写的,歪歪扭扭,倒跟方子板上的字挺配。药香跳上木牌,蹲在“念”字上头,尾巴一卷,像个活标点。

关铺子门时,林凡看着暖棚的灯光,听着药香的呼噜声,心里踏实得很。他摸了摸兜里的合作合同,纸边都被磨软了。其实合不合作、赚多少钱,好像也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铺子里的热乎气——二柱子刻坏的玉料还堆在角落,三小子记草药的本子写得密密麻麻,药香的尾巴尖沾着片蒲公英,连风里都飘着薄荷和日子的甜味。

马教授临走时说:“等暖棚的草药长起来,咱搞个‘草药节’,让城里人来采草药、做点心,多热闹。”

林凡应着,心里琢磨着明儿得给药香做个小项圈,挂上片干薄荷,走到哪儿都带着铺子的味儿。晚风从门缝钻进来,吹得方子板轻轻晃,药香“喵”地叫了一声,像是在说:日子还长着呢,慢慢过。

马教授说要搞“草药节”,这话像颗种子,在村里头发了芽。张大爷自告奋勇要搭戏台,说要请邻村的戏班子来唱《穆桂英挂帅》;王婶带着几个妇女张罗着做吃食,艾草青团、薄荷糕,光听名儿就让人流口水;二柱子和三小子更忙,俩人在后院暖棚里插满小彩旗,还给每样草药挂了小牌子,“薄荷——清凉败火”“紫苏——治咳嗽”,字写得歪歪扭扭,倒比正经标牌看着亲切。

林凡也没闲着,他答应给药香做个项圈,找了段红绳,串上几颗晒干的山楂籽,又缀了片小薄荷叶子,戴在药香脖子上,小家伙美得在铺子里绕圈跑,尾巴尖扫得药草角的陶罐叮当作响。

“凡哥,你看我这旗子插得咋样?”二柱子举着面小红旗跑进来,旗子上是他画的歪嘴鱼,鱼嘴里还叼着片紫苏叶。三小子跟在后面,手里捧着个纸糊的灯笼,上面写着“草药节”仨字,是李大爷写的,笔锋苍劲,透着股老派的热闹。

林凡刚夸了两句,就见马教授领着个穿汉服的姑娘进来了,姑娘手里抱着把古琴,说是来给草药节添点雅乐。“这是我学生,”马教授介绍,“古琴弹得好,到时候在暖棚旁边弹一曲,草药配古乐,多有味道。”

姑娘试着拨了下弦,“叮咚”一声,清得像山泉水,药香吓得一蹦,躲到林凡脚边,项圈上的薄荷叶蹭得他裤腿痒痒的。

离草药节还有三天,村里就热闹起来了。城里来的车停满了村口,有来踩点的记者,有提前来占位置的小商贩,还有扛着相机的游客,举着镜头对着暖棚拍,嘴里啧啧称奇:“这菜地里还能种药草?”

刘老五最得意,他把驴崽也牵来了,拴在铺子门口,驴崽身上披了块红布,上面绣着“草药节吉祥物”,是王婶连夜缝的。谁来拍照他都乐呵呵的,还念叨:“这驴崽喝蒲公英水长大的,灵着呢!”

草药节当天,天刚亮就听见鞭炮响。林凡打开铺子门,吓了一跳——门口排着长队,都是来买草药茶、尝点心的。二柱子和三小子穿着新做的蓝布褂子,忙得脚不沾地,一个递茶一个收钱,额头上的汗珠子像断了线的珠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