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的卡内基(1/2)
“安德鲁,快把这桶牛奶送到邻居家!”妈妈玛格丽特在织布机前抬起头,苍白的脸上带着疲惫。十岁的安德鲁·卡内基立刻放下手中的旧课本,费力地抱起木桶。苏格兰邓弗姆林小镇的石板路坑坑洼洼,他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洒出一滴珍贵的牛奶。
“谢谢你,安德鲁!”邻居老奶奶往他手里塞了一枚铜板,“你真是个勤劳的好孩子。”安德鲁攥着温热的铜板跑回家,眼睛亮晶晶的:“妈妈,我又赚到钱了!等攒够了,就能给你买新的顶针!”玛格丽特摸着他的头,眼眶却红了——自从丈夫的纺织作坊倒闭,一家人只能靠打零工勉强度日。
1848年,全家移民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在昏暗潮湿的地下室里,安德鲁看着爸爸安德鲁·老卡内基在铁路工厂做苦工,手上布满血泡。“爸爸,我明天就去电报局当信差!”十五岁的安德鲁把报纸上的招聘启事拍在桌上,“我能看懂地图,也会快速跑腿!”
电报局里,安德鲁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他记住了城里每个重要地址,还偷偷学会了发电报。有天深夜,值班员突然生病,安德鲁鼓起勇气坐在发报机前。“嘀嗒,嘀嗒——”当他准确无误地发出加急电报时,老板惊喜地拍着他的肩膀:“从今天起,你就是正式电报员!”
日子慢慢变好,安德鲁却越来越忙。他投资铁路卧铺车厢,和同事合伙开炼铁厂,连吃饭时都在看账本。“妈妈,我这次的投资肯定能赚大钱!”他兴奋地挥舞着合同,却没注意到玛格丽特扶着腰,咳嗽得满脸通红。
“安德鲁,你多久没回家看看了?”弟弟汤姆在信里写道,“妈妈的病越来越重,她总在窗边等你。”可安德鲁只是匆匆寄回一大笔钱,在回信里说:“等这次生意谈成,我就回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