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没钱赛什么车? > 317 车坛三皇冠赛道

317 车坛三皇冠赛道(1/2)

目录

赛道旁边的酒店里面,陈向北坐在沙发上面看着媒体的夸张标题,脸上仅仅流露出淡淡的笑意。

F1东亚地区背靠背的两站结束了,接下来车队将进行跨洲际转场,不过陈向北并没有如同往常一样同技师组参与设备打包。

而是留在酒店的会客厅,准备接见来自于丰田以及华利方面的负责人。

上一站初步谈妥了HRT车队跟华利方面的合作,不过很多细节方面还没来得及执行,另外对于技术参与度双方还存在着理念分歧。

华利方面自然想要全面参与到F1赛车的研发,先不能不能研发出什么像样的东西,单单一个F1厂队的金字招牌就有着十足的吸引力。

要知道F1不仅仅是汽车运动的巅峰,还是汽车技术的巅峰。

无数世界顶级车企花费天价参与进来,他们期望通过F1赛事给自己的品牌镀金,从而提升整体技术研发跟商业价值。

哪怕中期出现过熬不下去退场的画面,但只要有个机会又会再次一窝蜂的扎进来,其中典型代表就是日企。

本田不知道来来回回打了几个转,就连丰田退场十来年之后,又跟哈斯车队合作再度卷土重来。

欧洲车企就更不用,能叫出名字的基本上都有过F1参赛历史,无非就是看能不能混出成绩。

华利汽车目前处于快速膨胀期,他无论是收购沃尔沃还是入股HRT车队,本质上都是为了摆脱山寨廉价的形象,冲击高端跟高利润来实现品牌价值跟利益的正向循环。

只是HRT车队方面却不愿意这么快接纳,管理层跟股东方面给出了两个主要理由。

一方面是他们不相信华利的技术。

中方工程师确实吃苦耐劳以及物美价廉,可是放在F1研发里面你不能舍本逐末,造不出一辆好赛车再努力也没有任何价值。

另外一方面则是技术保护协议。

想想看华利集团全资收购沃尔沃,尚且没有办法插手北欧哥德堡研发中心,“偷学”点技术还得建造欧洲联合研发中心,然后双方再以合作形式成立子公司,最后才能把成果应用到子品牌领克身上。

整个融合过程,足足花了十几年,哪怕到了后世沃尔沃依旧保持着相当程度的独立性。

现在华利集团不过仅占据HRT车队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就想要全面安插工程技术人员进来,凭什么?

陈向北的面子还没那么大。

所以这次会谈,主要商讨合作深入程度,以及华利工程师的安排。

陈向北跟华利这边的底线,就是模仿沃尔沃的合作模式,间接再成立一家子公司共同研发,双方都拥有对技术跟专利的使用权。

没办法,很多东西都是形势比人强,放在10年确实没有太多讨价还价的本钱。

至于丰田集团来到韩国,则是商讨引擎跟赛车底盘的优化跟零件储备。

原本丰田集团裁撤掉了F1赛事部门,没什么太大的积极性跟HRT车队进行后续合作,基本上是陈向北这边催一下,那边动一下的场景。

但是现在不同了。

HRT车队连续两个分站冠军,就是对引擎供应商最好的招牌!

本田留给布朗GP的最后一舞,促成了他们日后重返F1围场的契机,并且再度跟红牛又一次开创了车队王朝。

身为老对手的丰田,骨子里面其实充斥着不甘心,只不过F1的投入太大又拿不到成绩,这才难以为继不得不退出围场。

如今局势反转,这辆赛车通过HRT得到了正名。

丰田集团期望通过深化合作,保持HRT车队在围场内的竞争力,只要能拿到车手或者车队总冠军中的一个,那么得到的品牌价值受益将填补以往的亏损。

只能这个世界很现实,以往是HRT车队跑到日本求着本田车队合作,现在是对方来到韩国主动商谈升级研发。

竞技体育,成绩决定一切!

商业谈判一旦推动到实质化步骤,整个过程就充斥着勾心斗角,陈向北对于这方面并不擅长,他仅仅是在中间提供一个沟通的桥梁。

如何谈,能谈到哪一步,就各凭本事了。

至于陈向北自己,趁着韩国大奖赛结束转场半个月的休息时间,参与了个人以及车队赞助商的合作,这是每一名车手签约商业合同时候都需要履行的义务。

毕竟品牌方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别人大几百万上千万的赞助投资,你连个广告都不打不过去。

当然,陈向北个人也从中受益了不少。

据陆晓曼统计,陈向北目前个人资产已经超过千万美元,至于身价更是飙升到五千万美元以上,意味着他往后每一个代言合同的价格至少翻倍。

以往陈向北只是一个围场新人,两个分站冠军之后,他已经成为了围场新星。

如果能延续这样的表现,他就是围场内下一个巨星!

只是F1围场的竞争力,绝大多数时候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遥领先,特别是对于一支车队而言。

赛季初期凭借着丰田车队的预见性,以及陈向北上帝视角指导了下车队升级研发方向,依托废气扩散器跟失速尾翼这两项黑科技,直追红牛车队牢牢占据围场内二把手的位置。

特别是在中国站启动超功率引擎,更是达成围场第一快车的成就。

问题是就如同天下文章一大抄那样,当你表现的太过于亮眼,围场内就全部是模仿者。

并且大车队乃至于厂队,能凭借扎实的研发基础,成倍的资金投入,达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

最终出现走对手的路,让对手无路可走的局面。

HRT车队就是如此,哪怕有着华利集团“物美价廉”的工程师补充人手以及节约研发资金,再加上丰田集团又投入了部分力量来进行升级换代。

中期升级速度,依旧远远不如围场内真正的四大车队!

接下来的美洲几场背靠背赛事,陈向北就开的非常挣扎,赛车整体性能被红牛车队给全面碾压,就连法拉利跟迈凯轮都跃居其上,直接沦到跟梅奔坐一桌的程度。

面对这种劣势局面,奥德托等人也算是早有心理准备,直接改变了以往追求排位赛极端的激进战术,转而偏向于长距离稳定性拿分紧咬住对手。

可能在名次以及杆位上面不那么好看,总积分却始终能保证在第一梯队里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